1)第717章 以点带面,遍地开花,120舰试航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刘启类似的千户所,在总参的计划里,已经遍布全大明。

  明末之际,普通佃户已经算是水深火热,军户更是惨上三分。

  一日军户,世世代代都是军户,永无出头之日。

  怎么办?只有逃军一条路。

  大明户籍制度极其严苛,一旦脱离了军户,就成为黑户,运气好的还能混口饭吃,运气差的就填了沟壑。

  军情局在各地的分站,收纳的流民家庭,从来不缺逃军户。

  一番甄别筛选培训后,这些人再回原籍,在当地军情系统的运作下,最差也要搞个守屯堡的百户官。

  大明太大了,在汪鹏不准备把异国士兵,投入大明内战的前提下。

  把现有的十万辽东军,全部投入大明,估计也就是个割据一方的结果。

  赤旗下的优势是兵精粮足,金山银海。

  那么就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先占点,再招人,以点带面。

  首发网址

  托明太祖的福,各地的卫所,原本就是驻扎城市周边,或是要害之处,基本上遍布大明各处。

  沿河沿江的城市,已经没有问题,这两年顺风行真的风生水起,今年陆上的车马行也是后直追。

  车马行、押运的护卫,形成一条条通往内陆的交通线,城内的商铺,城外的农庄,都是一个个据点。

  已经快要瓜熟蒂落了。

  在整个大明的人手,不算山西基地,光是从赤旗下派出的精锐就接近两三万,在各地发展的人手,更是十几倍、几十倍于此。

  为此在汪鹏的批示下,投入的资金和物资,每次批复的经费,都是以千万两白银为计算单位。

  这些日渐成熟的地下组织,就是汪鹏接管大明政权的底气所在。

  各个部门都在如火如荼的做最后的准备和安排,尤其是军队,三个月前就发布征召令。

  在原有十万陆军正规野战军的基础上,再扩充二十万野战军,完善的初级军训体系,组建一支新军,更多的是编组和对抗训练。

  此时整个赤旗下不算原棒国和倭国,光是汉族已经五百多万人口,

  计划是三十万野战军入关,基本的守备部队辽东保留五万轻装部队,乐浪五万,倭国十万。

  确保在大明鼎革之时,老家不出乱子。

  尤其是倭国,肃反运动正在大张其鼓的进行。

  获得解放,收获了实惠的扶桑百姓,高度警惕原幕府余孽的反攻倒算!

  敢冒头,就是一个杀!公开的杀!

  赤旗下所有的武器工厂开足马力,全力生产和改装解放四号火帽枪。

  像重装一旅这样的精锐部队,全部更换解放五号后膛单发火帽枪。

  凌文回到耽罗岛的武器研发院后,结合实战中的问题,迅速调整改进后,火箭炮正式定型生产。

  分为陆军、海军两款,分别列装部队。

  汪鹏最近也在耽罗岛,和东北雪花飘洒,寒风刺骨不同,这边连河水都没上冻。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