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三章:仿制“卡玛斯”_一九八一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卡玛斯”那样的企业?”

  “你这是什么意思?”

  “中国的柴油机技术原本就是抄袭的老毛子对不对?”

  “不仅仅是柴油机,汽油机也是,当年的一汽基本上都是采用的苏联技术。”

  “陈叔叔,咱们动动脑筋花些心思,有没有可能联系到“卡玛斯”的工程师?”

  “你的心也太野了,这是准备偷“卡玛斯”的技术吗?”

  “别用“偷”这个字啊!太难听了,我们仅仅是借鉴、学习,取长补短!

  我们的柴油机厂追根溯源,基础部分就是苏联的技术,只不过这么多年没什么大长进。

  是时候再去老大哥家里翻一翻,见到什么我们合适的就给顺回来!”

  黄道舟、刘启全、钱普义等等都瞪大了眼睛,一脸惊愕,这不怪他们。

  中国跟苏联交恶后,中国人对苏联的了解还停留在六十年代,停留在苏联专家多么高大上,苏联这个国家多么强大。

  谁也不知道此时的苏联已经是强弩之末,不知道苏联政府已经腐败无能到了即将亡党亡国的地步。

  更加不知道一九八五年上台的那个脑壳上有地图的蠢货,将要葬送那曾经强大得让人望而生畏的超级大国。

  他们认为黄瀚扬言挖苏联的墙角,弄“卡玛斯”的技术,保不准是喝酒后瞎吹牛逼。

  但是陈义华不这样认为,他夏天还去过苏联,接触了不少老朋友,甚至于找着了那个曾经给人家当翻译的苏联专家。

  老大哥今非昔比,别说军用卡车,连坦克、直升机都能搞得出来,军队都堕落了,这个国家腐败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

  以前的陈义华没往“偷”技术,挖人才这方面想,被黄瀚提醒后,只觉得豁然开朗。

  三水县的柴油机产品原本就是国内名牌,当下的实力不弱于“常柴”,技术就是来自于苏联。

  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进,生产不出如“卡玛斯”那样的重卡,生产轻卡有什么不可以,质量保不准能够超过国产跃进牌。

  他道:“以前这种事想都不敢想,现如今还就真的有可能。唉!老大哥今非昔比呀!”

  黄瀚道:“你可以先想办法换回一些发动机,以我们县‘惠农集团’技术力量和生产能力,生产出轻型卡车应该不难。”

  “难也不怕,我想办法请回几个苏联的工程师,不懂咱们可以学啊!”

  “叔叔,你不但要请生产发动机的人才来指导咱们生产,还得请些研究制冷压缩机的工程师。”

  黄道舟立刻点头道:“对对,我们‘全力企业’一直在搞研发,已经跟制冷设备研究所合作,如果能够挖得到苏联的人才,学到他们的技术,肯定事半功倍。”

  陈义华是大学生,当然知道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他道:

  “我知道技术革新太重要了,苏联的教育程度比较高,某些方面的技术确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