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一十三章:仿制“卡玛斯”_一九八一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领先我们许多。

  我肯定要为我们县的企业寻找专业对口的人才。”

  黄道舟道:“人才难得,我们肯下血本,哪怕承诺给人家发美金都是可以商量的。”

  “嗯!真的承诺以美金发报酬,我更加有信心。可是美金太难审批了,你们‘全力企业’做得到吗?”

  “没关系,有‘华美风’呢,他们的箱包出口量月月递增,申请一些美元现金不算太难!”

  “对呀!你们‘全力企业’条件得天独厚。放心吧,我苏联的朋友现在是大学教授,他能够联系到各种专业人才。

  今年,我一定给你们至少请两三个专家级的人才回来。”

  钱普义道:“‘惠农集团’生产的拖拉机供不应求,春天刚刚上马了一条新生产线,他们恐怕未必热衷于再次技术革新啊!”

  陈义华道:“嗯!取得一些成绩就喜欢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是通病,哪能由得他们。”

  黄瀚道:“居安思危,‘惠农集团’生产拖拉机也仅仅能够红火三五年。

  你们想想,国家在大发展,那冒黑烟突突响的玩意儿早晚要淘汰。

  早日加大研发力度,尽快开始生产卡车、生产大型建筑机械肯定前景光明,这些都是可以配套的。”

  “我明白,大部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和混凝土输送泵车都依赖进口,如果‘惠农集团’能够吃透技术生产出来,能为国家节约太多外汇。”

  “以前柴油机厂是姜书记蹲点,我建议你干脆蹲点现在的‘惠农集团’,万一挖来苏联工程师,你也可以经常去看望,关心关心。”

  “有道理,明天常委们开碰头会时我就提出来。”

  连续两任物资局一把手都高升了,现任局长兼职书记钱普义哪能没想法。

  他道:“陈书记,我想和老刘一起提前去东北,找机会去那一边联络,我们局已经在那一边处了不少高官,往国内弄大型机械、弄人完全不成问题。”

  陈义华道:“我看行,设备越多越好,特别是建筑设备,我们县消化不了,还可以用来串换物资,两头都有得赚。”

  苏联还没玩完儿时,三水县就开始挖墙脚,而且越挖越觉得油水足。

  这个超级大国每况愈下是历史的必然,到了老大哥完蛋的前夕,先行一步的三水县应该能够弄到不少好东西,挖回一些专家。

  这都是后话,当下陈义华热了心,明天就主动要求蹲点“惠农集团”,保不准这个生产拖拉机的单位能够再次升级,生产柴油发动机的中型、轻型卡车。

  三水县建材机械厂被“全力企业”吞并了,是因为他们的产品技术含量低,没有竞争力,不温不火。

  邻县的建材机械厂就截然不同,有两家不但没有倒闭还做大做强了,九几年改制成为股份制公司后,远近闻名。

  “惠农集团”完全可以把一部分机械外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