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五章_最后的王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说,运来的日货只有一份,而老百姓买到的确是五份,四份的差额从哪里来的?

  真相是:他们消费的“进口货”与从前的东西并无二致,只不过,很多企业因为苦撑不住而被日本老板打压收购,从前的商品换了个皮就成了日本货,换一个身份继续在本地倾销,当然,这也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垄断带来的是物价的失控:夏季还没结束,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奉天城的粮油价格不动声色地涨了三成。

  终于有人开始明白了。

  浙商会将一纸官文递交法院。同时声称逮到了向大磊酱园投毒的日本人。法庭起先不予受理,然而消息却在民间迅速地传播渲染,人们对于粮油物价飞涨的强烈不满很快波及到其它各个领域,他们赫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已被东洋小国占领,在其与军阀政府之间利益的夹缝中苟延残喘。

  抵制日商和日货的运动在八月初开始,借着由民间自发性的行为发展为集会和游行。又是大学生们首先走上了街头,他们得到了市民的响应和支持,标语口号铺天盖地。明月扑到窗台上,看到吴兰英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当时上的是代数课,二十六岁的老师将课本扔到桌子上,带着学生们在窗口向游行队伍招手鼓掌,呐喊助威。待游行队伍经过,老师让学生们各自回座,继续上课的时候,他发现两个学生的位置是空的:汪明月和刘南一。

  两个女孩投向示威游行的队伍里,跟着更大一点的孩子们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席卷了市中心的大街小巷,他们最后来到了位于小南门的帅府门前静坐请愿。

  八月里,日头毒热,当空照耀,学生们在帅府门前的马路上席地而坐。帅府戒备森严,被荷枪实弹的士兵层层护卫,枪口朝向年轻的示威者们。面对着黑色的枪口走上前呈递请愿书的共有六个人,其中就有即将毕业的吴兰英。

  请愿书里首先要求的是法院接受审理大磊酱园被陷害投毒的案件。继而要求军政府采取措施干预物价。继而废除扶植日商和引进日货的官方协议。接受请愿书的是大帅的一位秘书,看上去年纪不大,斯文干练,他表示将把学生们的请愿呈送大帅,请示研究。

  学生代表问要研究到什么时候?

  不一定。

  那好。我们等。

  吴兰英找到南一和明月,给了她们一些水和桃酥。两个人几口就都吃掉了。吴兰英让两个中学生要么回学校要么回家去,俩人都没干。坚持也要留在这里等答复。

  一个坐在他们旁边的男孩笑呵呵地说道:“字才认识几个啊?道理还没明白呢,就跟我们一起起哄,对不对?”

  明月当时气得脸都红了,因为激动,哆哆嗦嗦,结结巴巴地说:“别,瞧不起人。国,国家兴亡,皮肤有,责。”四周的大学生都笑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