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九章 知行合一(下)_这个御史能处,有事他真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脸陶醉,如饮甘泉。

  国子监祭酒孔嵬,站在府中,滋滋揣摩其中深意,犹如醍醐灌顶,激动的浑身颤抖。

  离国大儒朱渠,遥望高空中的七个字,如获至宝,眼中尽是惊喜。

  七国之内,名传天下的文学大儒,心中皆有所悟。

  他们齐齐对着高空上的知行合一致良知七个字行学生之礼,躬身大拜。

  这是一个全新的学说,是儒家思想当中从未有过得学说。

  无论是谁提出,都为儒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他们行学生之礼。

  空中异象持续了足足一盏茶的时间,直到所有人即便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平民百姓脑海中都深深烙印着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七个字之后,异象才缓缓消散。

  异象散去,天地之间恢复宁静。

  但每一个人心中,每一个读书人心中,都久久无法宁静下来。

  李青站在原地,感受着一道道朦胧之气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

  文宫深处的那座雕像,愈发的清晰了起来。

  从起初只有一个轮廓,到如今出现了一些线条。

  同时,李青也明白了这朦胧之气究竟是什么。

  这是一种类似于信仰之力的东西。

  只要有人信奉他的学说,认同他所说的道理,便会诞生这种力量涌入文宫雕像。

  “这或许就是教化之功吧?”

  李青心中如此猜测。

  立德、立功、立言,这三者紧密联系无法分割。

  著书立言,行教化万民之功德,是为不朽功绩。

  “嗯?”

  李青忽然发现,胸前浩然之气浩瀚如大河之后,他既然能够顺利调动这股力量,使之离体而出。

  这对李青而言,是一个质的飞跃。

  相当于剑客挥剑之时能斩出剑气,相当于修行者的真气能够透体而出。

  从此之后,李青不再是一个仅仅只是肉身强大的读书人,还将拥有和修行者相对应的攻击手段。

  书生一怒,唇枪舌剑,口诛笔伐对李青而言,不再仅仅只是书面上的意思。

  “知行合一致良知,感谢先生指点!”

  王琰躬身行大拜之礼。

  并称李青为先生,自称为学生。

  这意味着,他彻底被李青的学术所征服。

  即便李青比他还要年轻几岁。

  王琰喃喃道:“我曾祖是状元,我祖父是状元,我父亲亦是状元。王氏一门三代,代代状元。

  状元,便是天底下读书读的最好的人,是对圣贤道理最有感悟之人。

  我从小立志,向曾祖、祖父还有父亲学习,以他们为榜样。

  将来也要考上状元,做一个好官,为天下人谋福。

  今天我发现,我错了。

  无论是曾祖、祖父、父亲还是座师,他们的出发点根本不是做好官造福一方百姓。

  百姓在他们心中,排在第二。排在首位的,永远是家族利益。”

  王琰说着,又朝着李青大拜。

  “方才听了先生知行合一致良知这句话,学生犹如暮鼓晨钟。

  但学生愚钝,只能领悟一点皮毛,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王琰此时的心情,就像是空有宝山而不得入。

  这七个字,蕴含儒家大道,他却不得领悟,心中无比焦急。

  一道朦胧之气,从他体内飘向李青。

  李青收敛心神,看向王琰,道:“知行合一,你可知何意?”

  王琰仔细回顾以往所学,许久之后才答:“先贤朱龁曾言,知先行后。

  知,是学习圣人道理。

  行,是行动,行圣人道理。

  知行便是学好了圣人道理,等到有能力之后再去实践。

  我祖父和父亲,便是如此教导我。”

  朱龁,便是一千年前的儒学泰斗。

  一千年来,已经成为了儒家学说中代表性人物之一。

  正是因为他的余荫,朱家才能成为一个遍布七国的庞然大物,几可与孔家媲美。

  就在王琰向李青讨教知行合一的时候,七国、妖族、蛮族,整个人间大地,都因为刚刚才的天地异象,引起了轩然大波。

  大周永安宫。

  天符帝亲自出宫,前往皇宫深处的一座地下宫殿,恭请闭关多年的国师出关。

  ——

  第二更!

  跪求各位书友的鼎力支持!

  晚点还有第三更,甚至第四更!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