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六章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_我在三国能网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怀恒,‘咏鹅’这首诗先声夺人,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一系列对偶,回环往复,其妙无穷,写出鹅的动态美,真是难以想象,你七岁时竟有如此作诗之才。”诸葛亮连连赞道。

  “孔明说的极是。”刘备面露笑意,出声附和道。

  苏毅勉强露出一个笑脸,拿出写好的《木兰诗》,放在桌案上,道:“诸位再看看这首,这一篇稍长些。”

  刘备、诸葛亮、徐庶三人围过来,盯着桌案上的《木兰诗》。

  “你们能读懂否?”苏毅再次问道。

  咏鹅仅仅十八个字,而木兰诗字数这么多,这次说不定他们读不懂。

  苏毅心中祈祷着,千万不要顺利地读下来。

  “我来试着念一遍。”

  诸葛亮轻摇羽扇,一副全神贯注的模样。

  他开口说话的速度并不快,可一字一句却异常清晰,未曾有过半分卡顿:“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安能辨我是雄雌?”

  语毕,堂内变得安静下来。

  苏毅心中微微一沉,果不其然,在这个年代,是有人能够读懂简体汉字的。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道尽战事频繁,岁月漫长,写得当真妙极!”诸葛亮眼睛一亮,抚掌叹道。

  “这个名叫木兰的女子,代父从军,击败入侵的敌人,却不肯接受封赏,只愿回乡守在爹娘身边,当真忠孝节义,堪称巾帼英雄。”徐庶专注于木兰诗的故事情节,不由大为动容。

  “好,好,好!”刘备面带笑意,连连称赞。

  苏毅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看来,先前自己真是有些大意了。

  小看古人的智慧与本领,实在是不应该。

  认为古人不能读懂简体字,这一判断是错误的。

  苏毅不禁非常担忧,若是三国志与后汉书这两本书被他人所得,恐会生出事端。

  像诸葛亮这般能人,东汉大地上还有许多。

  读懂这两本史书,并不算太难。

  就算不能完全读懂,只要明白个大概,那也着实不妙。

  这一瞬间,苏毅顿时感觉,未来变得虚无缥缈起来。

  看到苏毅默然不语,有些闷闷不乐,刘备开口问道:“怀恒,你这是怎么了?难道心中有所忧虑?不妨说出来听听。”

  诸葛亮与徐庶也把目光投到苏毅身上。

  见众人如此,苏毅缓过神来,沉声道:“对未来的局势,我有些担忧。”

  “曹操兵威正盛,确实难以应对。”刘备微叹了一口气,语气沉重:“如今,荆州江北三郡二十八县已落入曹操之手,若是江南的武陵、零陵、长沙、桂阳四郡再沦陷,我等当真危矣。”

  诸葛亮上前一步,略一沉吟,快速说道:

  “主公勿忧,探马回报,襄阳、江陵、宛城、当阳等地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暴乱,曹操当务之急是要整顿后方,站稳脚跟,荆州江南四郡暂时不会姓曹,况且,我军与刘琦公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