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南下_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走了孙乾,正晌午的时候也过去了,太阳虽然还是毒辣,但是必须强撑着赶路了。

  董良也感慨一路上所行不易,几番改变目标和路线,实在是世事无常。

  也正是这个时候,才能最让人生起乱世漂泊无依的感觉吧。

  董良没有什么要收拾的,事实上一行人也都没有什么要收拾的,本来也只是中午临时休息,避避毒辣的太阳。

  董良坐在马上,看着士卒们做简易的收尾工作。

  廖化跟着关羽,不离左右。

  史书上刚毅果敢的廖化,完全成了关云长的粉丝。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哪一个年轻人不向往万军阵中取敌首级的猛将呢?

  从廖化的表现,感觉完全代替了传说中的周仓。董良也搞不懂,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周仓的出现。

  “关将军,我来帮你拿着长矛吧?”廖化给关羽献殷勤。

  骑兵用的长矛是非常长的。事实上,后世流传的马槊和长矛也没什么区别。

  据说,马槊做工更精良,但其实长矛也有好长矛和普通士卒用的,区别不大。

  而后来为什么觉得骑兵都用马槊,很可能是自魏晋南北朝时,是骑兵辉煌的时代,骑兵地位高,为了显示自己不一样,便把自己的武器称为马槊,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枪的记载,那时候的枪,只是削尖的木棍而已。长矛则是棍上加个尖头,能刺的都叫长矛。

  而往往用的长矛都是在四米以上,确实不好携带,所以廖化才提出帮关羽拿长矛。

  而后来大家见到的两米左右的甚至更短的,那叫花枪,是民间卖艺的演化而成的。

  关羽和颜悦色的拒绝了廖化,笑呵呵的对廖化说,“不必,武器乃军士性命依托之所在,焉可假手他人。”

  董良在一旁冷眼旁观,看的出来,这只是关羽的托词,他将廖化放在身边做亲卫,也是为了把廖化放到眼皮子底下看着,毕竟有两位夫人的安危压在身上。

  不把武器交给他,也是不放心。

  不过虽然四米多长的长矛虽然携带不方便,但是古人也不是傻的。

  在骑兵腰间,有得胜勾,这里可以挂一些短兵器和水壶之类的,有时候还会挂敌人的首级,因此被后世的评书先生称为得胜勾。

  关羽腰间也有一个,这是从先秦战车是的承弓勾演化来的。

  关羽的是铜的,比较贵,也其实不耐用,一般的人都是拿别的替代一下,例如宋金和马景的是铁的,其余人的都是一个绳环。

  董良的自然也是铜的。

  董良看着关羽把长矛背在背上,不给廖化。长矛或者说后世的长枪这一类长兵器,在杆子的中间往往拴上一个绳环,这样可以背单肩背似的背在背上,在杆子尾部,还有一个小环,是可以套在马镫的鸟翅环上的。

  这样一来骑兵行进时,长矛就能竖起来,也不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