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两百二十三章 传道之法_佛爷棍下不留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合理的解释。

  至于其余的功法,徐胜就不加了,否则容易引起怀疑,而且同为一点熟练度,哪怕消耗的行善值相同,实际的意义也是截然不同,49%到50%的一点价值千金,而50%到51%的一点则是水磨工夫。

  最后,徐胜看了一眼个人面板,基本没有变化,唯一变动在于灵格“传道者”的演绎度提升到了8%。

  晋升到六品之后,演绎度的提升比之前困难了许多,直到现在徐胜也仅有在长河城与两大帮会约法三章的时候,提升了4%。

  “演绎度的提升应该与我替人伸冤的行为有关,但夏侯家和陈家都没有给我带来提升,曹家为什么可以?三者之间的区别……莫非是因为曹家主动清理族中冤案?”

  徐胜暂时无法确认,但若真是因为这一缘由,再结合长河城的例子,他大约把握到了演绎“传道者”的关键。

  “不一定非得是‘说法’‘布道’,甚至可以跟宗教无关,只要让某一些人因为我的原因,改变了固有的习惯和制度,就能得到认可。”

  徐胜在纸上写下了这一行字,可随后又顿住,皱眉道:“不对,肯定还有其它的限制,否则仅看成效,我在管理四谛郡的时候,随便颁布一个新政策就能改变整个郡县的百姓的生活习惯,无疑影响巨大,可彼时‘传道者’的演绎度没有提升半点……莫非是因为四谛郡的百姓属于‘自己人’,而传道的对象必须是无关者?”

  想了想,他又在纸上添加了几个因素,并且在旁边打了一个问号,准备等将来再进行验证。

  关于“传道者”的演绎方法,徐胜曾向道显住持请教,但由于修炼者甚少,对方也不清楚详情,于是他不得不拜访负责魂器相关事物的菩提院,并当面向菩提院住持请教,希望能查询过去修炼“传道者”的前辈们的心得笔记。

  然而,最后得到的答复是“每个人的道不尽相同,别人的道未必是你的道,因此须寻找适合自己的传道之法,若听了他人的建议,容易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反而不利于灵格的演绎”。

  几个前辈留下的笔记上也只有十个字——“多看看、多走走,自行摸索”。

  徐胜严重怀疑这几位前辈根本是……诋毁前人终究不妥,不提也罢。

  “再找几个世家验证一下,只要有一家的反应与曹家相同,且能有效提升演绎度,就可以大致将规律确认下来,不过这么一来,倒是可以应允曹家族长的请托,绕远路把济州南部的世家都拜访一遍。”

  上午徐胜处理完两件匿名举报的冤案后,便打算像陈家那回一样趁早离开,免得引发冲突,谁料之前铁青着脸离开的曹家族长,居然又再度现身,并和颜悦色地请他们留下来享用午餐。

  这等胜过翻书的变脸神功有些惊悚,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