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一章 自作聪明_佛爷棍下不留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寺遭受排挤的境况,实际上,她要构陷的罪名是“有人好心帮助廖潇潇,廖潇潇却不领情,反而故意撕烂借来的书,以此报复众人对她的排挤”,从而塑造出一个心怀怨怼,恩将仇报的小人形象。

  徐胜曾对檀敏说霸凌者永远无法理解受害者的心情,实际上,围观群众同样不会感同身受。

  当时在场围观的人群里,只怕有不少人认为,既然廖潇潇借了书,就有保护书的责任,她没保护好书,就得先认罚,之后再寻求真相也不迟。

  可现实情况是,当时廖潇潇真要认了罪,她认的就不只是“没保护好书”的罪,还有“携私报复,心怀怨怼”的罪,檀敏的算计阴险就阴险在这点,专坑老实守规矩的人,所谓君子可欺之以方。

  哪怕廖潇潇解释说“没保护好书是我的错,但书不是我弄坏的”,别人根本不会听,只会宣扬“廖潇潇当场认罪”,之后稍加推波助澜,众口铄金之下,她就没法再在莲花寺待下去。

  甚至,就算之后她寻求长辈证明了清白,也无济于事,因为参与“众口铄金”的众人不会认错,要么当此事从来没发生过,避而不谈,要么就假装自己不知道真相,继续污蔑廖潇潇。

  毕竟,只有“个人”会犯错,“大家”是不会犯错的。

  檀敏自首的原因也在于此,她想要借由自己的嘴将大事化小,判个不痛不痒的罪名,可惜,戒律堂的人见惯了这等暗昧手段,又岂会被她糊弄过去。

  徐胜忽而想起道善师叔的事,便问道:“这半个月的晨会上,可有宣告什么大事?”

  唐徵明回忆了一番,道:“没有,最近太平得很,也就你的事情让大家津津乐道,经过此事后,你在寺内的名声更上一层楼,之前你虽有凶名,但追捕叛僧什么的,大家没什么实感,如今终于明白‘侠僧’两字意味着什么。”

  徐胜对这番马屁不甚在意,甚至忍不住皱起眉头:“你再想想,真的就没其它值得一提的事?”

  “非要说的话,貌似金刚寺不久后要派人来同本寺交流,共同举办一场无遮大会,这也算是一件大事,只不过你也知道,我对这类活动向来不怎么感兴趣,除非他们举办字面上的‘无遮大会’。”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