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2章 进击的杨谅_重返大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谢ehanzi的大力支持,谢谢!)

  河东太原城,并州总管府。

  十一月二十,小寒。冷气积久而寒,虽还不没有到达极点的时候,但也让北方重镇太原一片冰封,朔风呼啸,城外的草木早已经是一片萧瑟。夜幕刚落,城里街市上已经见不到行人,全都给缩在家中避寒。更夫一声声梆子传来,倍添清冷。

  并州总管府,奢华的书房内,主从遥遥对坐,并不说话。小炭炉上正温着美酒,加热的酒气升腾而起,豹裘绸衣的几名汉王心腹小口喝着温热的美酒,目光却逗留在面前摆着的一份情报上。

  “易风新近连败铁勒人三部人马,歼灭漠北铁骑数万人马,而且每次都以几乎无损伤的获得全胜,怀荒军异军突起,能够连败漠北铁勒精骑,绝不可小觑。大王,你真的打算要对打易风吗?”良久,汉王杨谅的军师,谘议参军王頍最先打破了沉默。王頍今年四十八岁,太原人。生于梁简文帝天正元年,少好游侠,二十岁的时候,尚不知书。后来被其兄长王颙教导,才开始认真读书。而且一发而不可收拾,一读就读出了个博士。当然不是后世的博士,而是他读书相当厉害,当时被称为博物,又晓兵法,因此大隋立国后,他被天子选为国子博士,这个博士就相当于国子监的教授了。而国子监差不多相当于隋朝的中央党校,可知是很有才能也很得朝廷看重的。不过没多久。他就因为卷入了朝廷的政zhì斗争中,被坐事发配岭南。当时岭南那个地方,可以说去了就几乎没有回来的可能。不过王頍运气不错。在岭南呆的都快被人遗忘的时候,接到皇帝诏书,竟然任命他为汉王的谘议参军,出任了一位大总管亲王的军师之职,可谓是时来运转。不过王頍能够离开岭南重返中原,也与他的家世分不开的。王頍有个很有名的老爹,就是梁朝大将王僧辨。曾与陈霸先一起平定侯景之乱,但最终与陈霸先的争斗中兵败,陈霸先击败王僧辨随后建立了南陈。

  王頍少时和几位兄长入关。他的大哥王頍是齐州刺史,次子王颁则曾隋军南下平陈,当攻破江陵之时,他特意掘开陈霸先墓。将骨骸焚化成灰。加水喝进肚中。王頍的三哥王颙出任礼部侍郎一职。可以说,他的起复,和几位兄长不无关系。历史上,王頍的侄子比他们兄弟更有名,就是后来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一起并称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的王珪。

  除了兄长们此时的仕途顺lì之外,王頍能得以起复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在诸兄弟中,甚至在整个朝野中。都是一个相当善于谋略的人物。甚至在杨坚的心中,王頍的头脑是和如今的右仆射杨素不相上下的。正因如此。杨坚把最小的儿子安排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