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2、担忧+猜测_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欧阳修死后生活的不错,基本上很愉快,他高度近视被死亡治好了,剩下的脸色不好看和兔牙都不是事,兔牙怎么了?孔子也兔牙。有些医生号称能治兔牙,他看了看,好像是木匠转行,一个医生按住鬼魂的脑袋,另一个拿铁锉把兔牙锉的平整,那声音令人毛骨悚然,比地狱不差多少。

  这宅子的门的确不锁,他溜溜达达的旅游了几个地方,又觉得无趣,要与人同游才好,一同旅游的人最好是苏轼,又会吃又会玩,堪称一全才。

  则天皇后一开始试图吓唬他,没吓住,欧阳修虽然修史时掺杂私活,到底是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人。之后她时常来到这里,与欧阳修争论,李治在看过欧阳修的长相之后,就很放心,任其才华出众,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如今武媚娘不便动用武力——可以叫人庭杖但是不能亲自上脚踹,那成什么样了——只能与他争论。“修史难道不秉公持正,事事求真吗?”

  欧阳修坦然道:“不啊。”

  武曌拢了拢披锦,坐在上位,好整以暇的问:“那你说说,你伪造历史的依据是什么?”

  欧阳修:“则天皇后,我只说无法事事求真。历史中的悬案颇多,人皆为己为尊长遮掩,即便是现在,询问当事之鬼,也难以取得真话。传言中都说是武才人下手,非我首创,具体如何,除小公主外谁能知晓?”

  别提验尸,皇室死了人从来不验尸,要说捂死的尸体会留有齿痕,安定思公主长牙了吗?听说小孩子很容易被棉被闷死。

  武曌脸色不变,依然是粉面桃腮,心里却觉得他说得对。“当事之鬼不肯说实话,是为了自己的尊严体面。你们后人要以史为鉴,又要为谁遮掩?为什么不能写出真事?自古以来善于明断案卷的人,都能在双方口供中剥丝抽茧,发现细节上的谬误,以此判断真伪,难道不能求真求实?”

  “不能。”欧阳修还没听说过逻辑这个词,但他心里已有这个概念:“唐朝的皇室,难以以‘常理、礼法’来推断。”

  就你们干的这些事,我很难通过动机、事实、是非、结果来衡量某件事的真伪。

  武曌道:“你受学识所限,重文轻武在所难免。”

  欧阳修反问道:“难道穷兵黩武是百姓之福吗?则天皇后执政多年,深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发兵二字说来简单,背后搜刮百姓,加增赋税,抽调壮丁,折损国家元气,耗尽府库,焉能妄动。辽国以战获利,宋国以不战获利。”

  二人就以打仗为借口吵了半天,则天皇后因为执政期间没能打出什么大获全胜又狠赚一笔的战争而未能获胜。欧阳修不是主和派,他属于谨慎派。

  打仗很难打出什么好处来,强行按照经济来算账的话,都能说是劳民伤财。尤其是用人口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