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03章“边寨杭州”大同城,顺风钱行真不赖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几天前,当鹏大帅带着队伍还在长途跋涉,离归化城还有好几天的路。

  眼看中秋佳节就要来临,山西行都司,大同府的大同城里一片节日前的喧嚣。

  今年年成虽然不好,各方面的收入锐减,还要支持晋中晋南的剿寇,各项支出都开始严重超支。

  好久好在,大明山西巡抚宋统殷、和山西提督曹文昭真的很给力,隔山差五的就来个捷报。

  报捷时缴获的各式流寇旗帜,都是有名有姓的大寇。

  可惜天气热,贼寇的脑袋就没往兵部送,听说都留着挂太原城头悬首示众,威慑众贼了。

  这眼看着山西大部就要平定了,虽然还是禁严期间不得随意出入,但是为了彻底剿灭这些贼子,些许的不便也能忍耐。

  这不,晋中晋南打的热火朝天,也没影响到兵力空虚的晋北。

  那个匪首叫什么紫金梁和闯王的,不都吓得逃回陕西了嘛。

  可把三边总督洪承畴、和三边提督杜文焕这对文武给折腾的不轻,一路围堵,结果把那个闯王又逼到河南去了。

  这些花招让山西的文武看了笑话,这洪承畴太阴险,自己剿不干净,就把人撵出防区,果然好手段。

  记住网址

  话又说回来,官府没钱,不代表当官的没钱,府库空虚,不代表官老爷的钱库空虚。

  恰恰相反,今年晋北的文武都大有收获。

  别忘了,晋商八大家自从把商路从张家口改到大同城后,和关外归化城的生意,可是真正的日进斗金,财源滚滚。

  原本在塞外的镇守太监,应该在关墙外建立专门的马市,严格控制相关战略物资不得流出关墙。

  崇祯还特地拨了三千两内帑,作为开市的前期建设费用。

  为了争夺这个美差,王承恩的干儿、干孙们快要打破脑袋,最后胜出的小德子,大名王德发。

  花了足足五千两白花花的银子,才抢到这个位置,其实他出的钱并不是最多。

  但是他的一番私下的表态,才打动了王承恩,最终推荐了他去当这个镇守太监的肥缺。

  原来王承恩出生于河北,后来迫于生计入宫做了太监,最初拜在大太监曹化淳的门下。

  当年其实算是半公开的东厂特务,监视藩王的一举一动。

  但是王承恩早早就投靠了当时的信王,表明身份,为朱由检出谋划策。

  崇祯皇帝继位之后,王承恩因为拥立有功,备受重用。贵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并没有像历史上一样被排挤出宫。

  历史在这里转了个弯,原本在崇祯登基后,文官的势力已经快要铁板一块。

  锦衣卫和两厂的特务政治,被打压的再也没有左右朝堂的能力和原来的规模。

  一个原本只相当于名义上的西厂厂公职务,因为有了刘振这个大将,立马增光添彩。

  受到启发的王承恩,不再忽视这个职务。

  在皇帝的默许和支持下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