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六章 虚无自然本起经_太上真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敬。

  “我看的出来,道友心中有鲲鹏之志,欲与天公试比高,你所求的逍遥才是真逍遥,可我却老了,没了那份雄心壮志,吾心安处便是吾乡。”孤直公举举杯回敬,茶汤香气沁透心脾,笑声回荡于竹林之间,而后心中似有念头浮起,道:“不过能多活两年,我也不会介意,如今与道友结识也算缘分,便厚颜相求一事。”

  张潜与他投缘,也不扭捏,放下茶杯,爽快道:“但说无妨。”

  孤直子伸手从怀中摸出一本破旧的道术来,虽然封面破损不堪,甚至用了竹叶修补,然而书上清光流转,却是灵气盎然,一看便不是普通之物,之后也不顾及,便在眼前翻开,便见书中纸页之上记载着一篇经文,字字清光荡漾,好像不识字人也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意境,张潜目光一撇,便是看见七个清光流转的大字《虚无自然本起经》,听其名便有种玄妙之感,而后便听他讲道:“这便是当初我所得那卷道经,可惜悟性有限,许多地方尚不能理解,以至于如今修为停滞,难以寸进。”

  “此经非同小可。”张潜尚未细细揣摩经义,但听其所言,此经距今已有五六百年之久,而且已寻常纸张墨水书写,然而笔意至今宁而不散,甚至快要诞生出灵性来,显然当初书写此经之人境界高深至极,他若得到恐怕也会敝帚自珍,天之重宝其可轻易示人?却没想到孤直公竟是毫不忌讳,直接摊开给他观看。

  如此情义,何等可贵!

  “我想道友境界远胜于我,眼界也高于我,同时此经也是玄门正宗之法,道友身为人修自然比我妖修理解起来更为容易一些,希望能共同参悟,若能领会,还望不吝指教、化解迷津。”孤直子一副虚心求教的模样,丝毫不因自己年岁高于对方便抹不开脸面。话说到如今这份上,张潜自然不会拒绝,也没拒绝的道理。

  这等好事是许多人求也求不来的,能被自己遇上也算是上天眷顾,乃是福缘。

  便将心神放在了道经的字里行间,不过片刻便已看清一丝轮廓,揣摩到了经文中的意境,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因为其中好多理论都是《灵枢》《素问》两本书中曾经提及过的,人之五脏分属五行,五脏之中肝属木,这《虚无自然本起经》便是从肝气之中孕育出“苍木生灵气”,而后自内由外冲开足厥阴肝经,与道家流传甚广的从心神之中炼出三昧真火的法门有异曲同工之妙,若能炼出这苍木生灵气,则可以此气滋养五脏,化解体内污秽,更利于经脉贯通,好处无需多言。

  当然,事无尽善。

  这苍木生灵气虽对身体有诸多好处,但人之五脏属性各不相同,若任由其滋生蔓延,亦是祸患无穷。

  平日需将其收摄镇压于足厥阴肝经旁的章门穴中,才可防止对心、肺等器官造成影响。

  而孤直子也正是被难在此处,他本就是妖物所化,对人体结构的理解与认知几乎是一塌糊涂,根本找不着章门穴在哪。仅凭经文之中只言片语的描述,简直一点门路也摸不到,甚至连真气运转的路线也搞不清楚,百年间修炼全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也亏得他是山中老竹成精,就是一木头疙瘩,换了旁人这般瞎炼,体内器官早化作木石了,必然一命呜呼。不过张潜理解起来却是毫不费力,心头揣摩片刻便已清晰了然,承他如此情义,自然不会藏拙,将自己理解、所悟尽数告知于他。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