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三章 天官之阁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直以来,负责天文、历法、占卜的星官系统地位都极为特殊。除了历法对农业的重要作用,他们还是诸侯与上天沟通的唯一渠道,是其君权天授的重要保障。一般来说,除了代表权力中心的议政大殿,星官们所处的建筑群往往是最雄伟壮观的,周室的明堂、魏国的天官阁都秉承了这一传统。

  明堂是什么样子,杨华当然极为熟悉了,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之后,已经随着周室一起衰败,只能靠猜想推测其全盛时期的风采。

  魏国的天官阁却全然不同,随着魏国国力的不断上升,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再加上建筑技术的进步,已不是明堂所能相比的了。

  建筑在数十米高台之上的天官阁需仰视可见,采用斗拱结构的正殿耸立在长长的石阶尽头,雕梁画栋,极尽华丽壮观。

  拾阶而上,杨华排除心中烦扰,专心欣赏起这座他来到这个时代后所见的最雄伟的建筑群。

  安邑背靠大山,取石极为方便,而天官阁本身就是在一座小山的基础上兴建的,长长的台阶几乎全用青石铺就,不仅平整如一,连大小厚薄竟也极为相近。

  虽然早就习惯了“基建狂魔”的那些宏伟工程,但毕竟之前亲自主持过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对这个纯手工时代的技术条件自然有着深入的体会。

  这可是个纯手工的时代,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仅是这一点就让杨华叹为观止:这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啊。不止是数量,没有无数双巧匠的手,也没办法做到这一程度。

  台阶两旁的平台、阁道,也全部采用砖石筑就,除了巨大的城砖,地面还采用了大量的小条砖,边角地带甚至出现了空心砖的身影。

  杨华最为关注的是在没有水泥的情况下,工匠们到底是如何防止砖块脱落的,旋即便让他发现了多处榫卯砖、企口砖、楔形砖技术,在没有水泥这种强力粘合剂的情况下,保证了砖墙具有较好的整体性,既稳固又能承受压力和推力。

  果然是处处有惊喜,对于这个时代的工匠们,杨华早已极为佩服,在他们的妙手之下,不知有多少奇迹诞生。

  随行小吏显然没想到杨华竟然会对这些东西有着浓厚兴趣,见苌弘并不介意,便在一旁细细解说起来。

  杨华这才知道,这座天官阁的兴建竟然始于十年前,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这场星官大会,动工之时甚至连李悝都还没就任执政大臣。

  历经十年不断修建,又正值魏国国力上升之时,方案又经过数次修改,直到去年冬季才终告完工。

  正因为见证了魏国十年变法之功,即使不论本身的雄伟壮观,天官阁也成为魏人心中的骄傲,随行小吏讲起来自然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不过当杨华问及具体的技术细节之时,他就语焉不详了,工匠在魏国的地位并不高,甚至有些是因罪而被“贬”为匠人的,对于“有志”的魏人来说,去了解详细的工匠技术,未免落入下乘。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