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二章 种田!织布!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这才以一块破布遮羞。

  这还是周地条件较好的匠吏世家组成的村庄!

  杨华心里百味杂陈,稍稍了解了一些情况之后,立即将改善纺织提上了日程。

  最初的时候,他们这些匠吏世家几乎家家都置有织机,只是年月一久,织机渐渐崩坏难以使用,很多家庭无力购买,便又退回手经指挂的原始纺织,不仅纺出的布质量低劣,其效率也是可想而知。

  如果只是在村里,衣服难看一点也就罢了,可每一户都有人在王城当值,穿那种布做的衣服出入王宫未免太失颜面。如此一来,给家庭成员添置一件穿得出去的衣服便成为很多家庭沉重的负担,村民们对衣服自然也极为珍视。

  虽然他们这几个村子还没有出现几个人共用一套衣服的窘况,但只要气温可以忍受,能够少穿就少穿却成了很多人的习惯。

  三夫模式运行数日后,已经不需要杨华再事事调派统筹,将诸多协调安排的事全部交给刻后,他则与高石子和泰山一头扎进工坊,本想以家里那架蹬式腰机为模板,开始对织机的改进。

  意外再一次出现,根本不用他创新,高石子本身就是此道高手:墨家久居齐国,而齐国正是天下纺织业的中心,号称“冠带衣履天下”,生产的布帛丝绸足够天下人使用。

  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大,但仅临淄的织户便有上万户,灭掉纺织业仅次于齐国的鲁国之后,不论其规模还是产出的种类,都已经是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了。

  正因为其庞大的规模和繁多的种类,各种先进的纺织、印染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纺织器械的改进也自然而然地走到了列国之前。比蹬式腰机效率要高出至少十倍的斜织机早已在齐国普及,结构复杂需要多人操作能够织出精美图案的提花机也并不鲜见。

  高石子本质仍是一名工匠,甚至也曾与墨家其他工匠受雇参与织机的制造、修理,所以当他画出记忆中的斜织机和提花机的结构之后,杨华竟然想要做出修改都无从下手,古人的智慧又一次令他感到叹服。

  既然齐国纺织机械已经极为完善,杨华也乐享其成,直接采用了斜织机的设计。

  三人捣鼓了一天一夜,很顺利地便制出了第一架织机,再叫上杨华的母亲和几名善于纺织的妇女实际操作体验后,稍作改进便开始了批量生产。

  在水力锯木机的帮助下,只花了四天时间,十架统一制式的织机整齐地摆放在了工房之中,纺织作坊正式开始运行。

  新式织机的效率果然非同凡响,织出的麻布质量也大大超出了众人的预想,以至于杨华数次增加对于原料加工处理的人手。各家各户原本不多的麻很快消耗一空,周遭山林那些野生可供纺织的植物也被搜罗殆尽。

  水力的作用被不断挖崛,原本的水坝越来越不敷使用。鉴于一个水坝无法满足浇灌和动力需求,杨华又根据地形规划出三座水坝,将几个村子的土地完全纳入灌溉范围。

  这显然是个大工程,不过手中的劳力情况比起之前更为好转,又有了之前的经验,一应事务倒也没有多大阻碍便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转眼间,立夏节气悄然而来,十余天的春播抢种终告结束,几个村子的土地不仅全部种上了粟和稻,甚至还偷偷地将邻接的少量属于王室又无人耕种的荒地也利用起来。

  一座接一座峻工的水坝通过不断延伸的水渠滋润着田野,看着气象一新的原野,家家户户又分到了数量不等的新式麻布,一时间人人欢颜。

  喘过一口气杨华正准备再接再励大干一场,苌弘却亲自到访了。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