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章 真是老子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不知该如何回答,那名小吏倒是给他解了围:“他叫华,是明堂那边苌大夫的属吏。”

  “莫不是那晚从观星台摔下之人?”

  “正是。”没想到自己摔倒这事竟然连室老也知道了,杨华面色尴尬地回道。

  不过他并不知道,室老手下的人比苌弘多得多,但论职位,却是差太远了,从某种程度上,比他自己也高不了多少。

  周公旦摄政之时,为周王朝制订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仅在王畿任职的“士”及以上的官员,便有两千多人。

  那时周刚取代了商成为天下共主,拥有开发成熟的关中和洛邑,支撑这样的架构倒还一点都不吃力。

  自平王迁都之后,宗周故地尽失,王畿的面积缩小了数倍,而在其后又不断缩减。到周考王最后一次分封他的弟弟后,周王室只能控制不到一半的洛阳盆地了。

  这样的面积,也就和一个小诸侯差不多了。

  作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面子可不能丢。从天子的生活标准到官员架构,从丧葬到祭祀,一直都按周礼强撑着。如此一来,哪里还能长久。没过几代,堂堂的天下共主,已经连维持体面的生活都难以做到了。

  矛盾终于在上一代周王时爆发了:整整数年,大多数王室官员没领到一点俸禄,反而承担不断增加的义务,再也无法承受下去了。先是大量的大夫阶层逃离王畿,其后不堪负重的国人也开始弃耕离国。

  万般无奈之下,王室只好免掉近一半的土地的税赋用来维持基本的官员架构,再用减赋的手段慰留国人。

  如此就形成杨华现在看到的吏多官少的局面。

  室老的正式官职是天官冢宰之下的司书之下的府,品级只是中士,只不过他素有博学之名,大家尊之为老;苌弘则是春官宗伯之下的大祝,属于下大夫一级。

  官职高的苌弘其实真正属于他直接管理的就只有杨华一人,而室老上面已经没有司书,直接统归宫正管理了。大夫这一阶层如今在王室已经少得可怜了,大多还属于左右卿单刘二氏的家臣。

  室老盯着杨华看了一眼,后者哪敢与其对视,只有低头回避。停了一会儿,室老叹道:“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小吏解释道:“看他样子应已无碍,不过据说有点不记事了。”

  杨华只敢点头回应,心里却道:果然八卦永流传啊,这才多久的时间,自己并没有特意要求,这个消息竟然已经传遍了。

  室老表情淡然,不置可否,古拙的面容丝毫看不出他的情绪变化:“苌大夫仅有你一人帮衬,倒不好开口向他要人了。也罢,随我来。”

  似乎感觉室老对杨华的重视,小吏也变得热情讨好起来,亲热地引着杨华随室老步入大堂。

  一股陈旧、霉变之味迎面而来。杨华举目四望,只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