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91112_穿成民国文里的小跟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岁谈婚论嫁。

  虽然城里女孩儿能晚嫁的原因,是因为可以补贴家的理由。放在苏喃星所处的那个时代,这个女孩儿完全可以说是被一家人趴在身上吸血。

  但在这个时候,却是她们能给自己争取多一点自由时间的唯一机会。

  相比之下,苏喃星再一次无比庆幸自己生在现在的苏家。

  她得到了同时代女孩儿大部分都没有的幸福。这已经是最难能可贵的了。

  言归正传,继续听赵钱氏往下说。

  那时候能找个在城里的娃娃亲,说出去可是相当好的一件事。原本那时同样是十四、五岁待嫁的亲娘和婆婆,都以为赵莲儿的事算是订下来了,但后来没多久便听说赵莲儿要嫁给老钱家的消息。

  那时还觉得奇怪呢,因为之前明明听莲儿婶到处嚷嚷的时候,说的娃娃亲明明是姓苏啊。怎么这转个眼就订给老钱家了呢

  后来才知道

  赵钱氏说到这儿时又顿了顿,再次不好意思的看了苏喃星一眼才继续往下说。

  后来是莲儿婶的娘自己有次说漏了嘴,根本不是她之前说的没找着。实际上是找着了却发现对方家境贫寒,便认都没相认,掉头就往回走,一回村里便给赵莲儿订了其他的婚事。

  呸什么娃娃亲不就是年轻时的一句玩笑话吗这话就能当真了真是笑死人了。什么交换了物件儿你和你小姐妹没互相送过香囊头绳压襟这些东西啊哼那么个小东西算什么信物啦一屋子的穷鬼,我女儿要是嫁过去

  “大概就说了这些,不过都是我娘和我婆婆闲聊的时候,我在一边听到,现在又给你学了一遍。”赵钱氏说到这儿又顿了顿,很不好意思的看了看苏喃星又说,“你可别介意啊,我娘、还有我婆婆,总是我们一家都知道东家是好人。”

  顿了顿后赵莲儿又开口,“而且我也是后来在这里工作久了,才知道东家的事的,后来回去跟我娘和婆婆都还感慨,大概这就是缘吧。兜兜转转了一圈,莲儿婶还是去了你们家,只是是投奔。”

  赵钱氏将原本想说的话吞了回去,婉转的换了个词。

  但心里却和自己的娘亲以及婆婆一样,觉得赵莲儿挺活该的。

  当年嫌弃人家穷,闷不吭声的不出现假装不知道过了那么几年好日子。等老钱家的死了,实在没着落了竟然又想去投奔人家。投奔就算了,那几年谁家没有一两个活不下来投奔的亲戚

  除了家实在困难自己都吃不饱的外,其余的人家都收留了他们。可别人家的穷亲戚不仅会帮着家里做事,还会自己主动去外面找活儿干,尽量不给人添麻烦。

  这赵莲儿和她闺女可倒好,吃不愁穿不愁,这么多年也不见人老苏家亏待她们,但就是这样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人家,却依旧养不熟赵莲儿母女这对癞皮狗。

  也不知道是上辈子做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