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章 早年的遭遇_捡宝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这时,中年人说:“郑老,那只三足洗您应该修补了吧?”

  “修补是修补好了,但因为碎得太严重,影响也很大。”

  想到这时,郑安志又有些心疼,接着欣慰地说道:“我一直以为那只三足洗是独一无二的,今后再也见不到相同的完整器了,没想到今天能够有这样的惊喜,而且这对三足洗论做工还比我那只好。”

  孟子涛看着师傅把玩无厌的样子,笑道:“师傅,要不这对三足洗就放您这里吧?”

  郑安志笑着摇了摇头:“让我研究几天就可以了。”

  “好的。”

  讨论了一会这对三足洗,郑安志这才想起来还没有为双方做介绍。

  中年人名叫吕耶,是位商人,对古玩也很感兴趣,因为生意大部分是在海外的缘故,他也一直在海外收购各类古玩,以杂项为主。柴窑瓷器的消息就是他带来的。

  吕耶把柴窑瓷器的情况做了介绍道:“我是因为经常光顾那家拍卖行,是他们的老顾客,所以才提前得到的消息,不过那边的鉴定结论说,那件瓷器是钧窑。但我看了觉得不对,有些特征并不像是钧窑,反而像是柴窑。”

  这时,孟子涛问道:“张总,有没有拍品的照片啊?”

  吕耶摇了摇头:“没有,那是比较私密的拍卖会,我能够提前看到实物,已经是托了朋友的关系了,根本不可能拍照。而且连用放大镜都不可以,我也看不到细节。”

  “放大镜都不能用?”孟子涛感觉有些不太靠谱。

  吕耶说:“其实就跟咱们国内的黑市拍卖会差不多,虽然可以给顾客鉴定,但手段有限。只是他那的东西都有些来历,又有捡漏的机会,所以还是很受欢迎的。这样吧,我给你描述一下那件瓷器的样子。”

  听了吕耶的描述,孟子涛感觉那瓷器很像钧瓷,又和柴窑相似,如果没有看到实物,他也搞不清楚到底是真是假。

  说起来,北宋钧窑与后周柴窑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传说,北宋时期,柴窑断烧,柴窑工匠群趋阳翟烧造瓷器。

  由于烧造“柴窑”的工艺复杂,烧造成本太大。为了糊口,“柴窑”的工匠们便去繁就简,只用复色釉和普通工艺来烧制。大大节约了烧造的成本和时间。

  由于当时是单色釉一通天下。所以,“钧窑”烧制的多色釉瓷,一进入市场,便大受喜爱。工匠们经过不断创新,“钧窑”的色彩更加绚丽迷人,从此,“钧窑”的名声大震。

  这种说法曾经很受认可,但事实上,钧窑始于唐,盛于宋,到金元时期发展为一个独具特色的钧窑系。

  但要说柴、钧两窑没有关系也不对,因为两者确实有吸收、融合之关系。一方面阳翟是当时全国著名的窑场,有相当牢固的烧造基础;另一方面,柴窑工匠趋阳翟,必将把柴窑的烧造技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