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三章 救援(二)_捡宝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这股倦意还很微弱,但也已经引起了他的警惕。

  至于为什么会有倦意,孟子涛觉得和休门有关,休门时令东藏,藏有休养之意,所以也为休养生息,最好的休养方法不就是睡觉吗?因此有倦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这份倦意在现在可没有什么好处,而且孟子涛还感觉到,这份倦意在不断的加深,虽然加深的速度小的可怜,但时间长了可就很可观了。

  况且,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孟子涛的感受,他的精神以及身体素质是别人不知多少倍,如果这份倦意放到普通人身上,很可能已经哈欠连天了吧。

  因此,孟子涛不敢在这里耽搁,连忙朝着走到通道尽头走去,当他走到拐弯处时,眼前还是和伤门一样,是一条往下的阶梯,阶梯蜿蜒而下,看不到尽头,给他的感觉好像一头张着血盆大口怪兽。

  哪怕感觉再不好,孟子涛也不容退缩,直接往下走去。

  直线距离大概走了二十米左右,孟子涛突然发现旁边的石壁上画着东西。

  只见,这是一幅爬行生物的画像,下方画有两只爬行的有爪足,左方则是这只生物的“头”。它的身驱上方延伸出两条线,一短直线、一长弧线,究竟何者为其尾巴,而另一条线代表什么,则无法有确切的答案。

  孟子涛看了一会,发现这幅画看起来有些熟悉,马上他就反应过来,这幅画侧着看很像是金文中的“能”字,只不过在一些细节方面和金文中的“能”字不太一样。

  “能”?……难道这是“三足鳖”?

  三足鳖是我国神话中的妖怪,最早见于先秦。传说人吃了则会体化而亡。其中在《庚巳集》有云:“太仓民家,得三足鳖,命妇烹,食毕入卧,少顷,形化为血水,止存发耳。邻人疑其妇谋害,讼之官。时知县黄廷宣鞠问不决,乃取三足鳖,令妇如前烹治,取死囚食之,入狱亦化,如前人,遂辨其狱。”

  而且,在《尔雅》将“能”解释成“三足鳖”。

  另外,关于“三足鳖”还有一个传说。

  在上古时期,洪水泛滥成灾,人民流离失所,于是鲧便从天庭盗取了“息壤”铺设于河堤,成功地抵挡了泛滥的洪水。但由于偷窃一事触犯了天条,因此天帝便下令在极北之地处死了鲧。

  鲧虽然死了,但尸体却从未腐朽。后来,天帝派人去探看封于冰柱里头的鲧,却发现他的尸体化成一条黄龙从冰柱里头跃出,随后这条龙就变成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禹。

  由于洪水依旧漫延于世,禹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依循地势高低而加以疏导洪水。他每天辛勤工作,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开凿山壁,禹化身成一只力量巨大的熊。

  不过,这只是其中一个版本,是由鲧化为黄熊转变而来,而另外还有一个版本说鲧化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