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六章 似曾相识(14/62)_捡宝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涛没有含糊,笑道:“不错,开门到代。”

  董吉昌听到这个答案,脸上乐开了花:“老弟,麻烦能否介绍一二?”

  孟子涛笑着表示没问题,接着侃侃而谈道:“说起清代仿哥窑,不得不提雍正时期的哥窑瓷,当时系由唐英受命驻御窑厂督陶,集名工匠师刻意仿古制作,摹古青铜尊、壶、觚等,型制新颖多样,规整秀巧,胎为铁灰色。经火烧结后,外表铁黑或泛油亮光泽,釉质光润,有油灰、灰青及粉青色。”

  “由于胎体含铁而具有自然的紫黑色,施釉露骨,故亦能出现‘紫口铁足’。此时正值清代制瓷工艺水平的最高时期,仿制作器最为形肖。不过,尽管处理胎釉技艺高超,由于时代的限制,仍不能与宋哥窑的自然特征相媲美。”

  “而到乾隆时期还是唐英督理陶务,仍旧继续仿制哥窑瓷。乾隆皇帝虽然屡有谕旨,希望仿制瓷力求逼真,但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工艺上始终未有超越。其工艺、造型、胎质、釉色等基本与雍正器相同。而这件三羊尊正符合乾隆时期的官仿哥窑特点……”

  听了孟子涛一番详细的介绍,董吉昌彻底放下心来,接着就迫不及待地跟许行知出门商量价钱。

  而孟子涛则继续仔细回忆,到底在哪里看到过类似的器物,当俩人谈好价钱,有说有笑的回到会客室时,孟子涛总算想了起来。

  孟子涛先前拜师之后,郑安志就给了他一些各类古玩的图册,上面的东西,有各种来历的,但绝大部分,都是全国各个博物馆的馆藏照片,细节方面描述的很详细。

  孟子涛现在回忆起来,图册上面就有一件三羊尊的介绍,无论年代、胎釉、器型等方面,完全一模一样。你要说可能是一炉烧制而成,但连开片居然都没什么差别,那就有问题了,就算是高仿,也不可能做到连开片的大小都一致吧。

  因此,孟子涛有理由相信,这件三羊尊就是图册上的那一件,然而,那件三羊尊明明就是地方博物馆的馆藏,肯定不可能拿出来变卖的,现在居然会出现在这里,内中的情况,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孟子涛想了想,就对许行知问道:“许掌柜,问个比较冒昧的问题,不知道这件三羊尊是什么来历?”

  按古玩这行的规矩,孟子涛这么问是犯了忌讳的,但现在这种情况,他还是要问清楚才行。

  许行知怔了怔,紧接着突然想到一个可能,显得犹豫起来。

  见此情形,董吉昌也意识到了不太对劲,急忙问道:“许掌柜,难道这件器物的来历有问题?如果这样的话,我可不会买的。”

  孟子涛接过话道:“许掌柜,说实话,我也不想做恶人,但这件东西的来历肯定是有问题的,以我对它的了解,不太可能出现在市场上流通,所以希望你能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