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龙邮票(38/60)_捡宝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孟子涛扫了一眼,知道这不过是一本集邮册,掉到地上也没什么损伤。

  既然如此,孟子涛跟他倒声歉也就过去了,没想到,老头居然看上了他手里的赏瓶,说了一通歪理,想要用邮册交换孟子涛手里的赏瓶。

  孟子涛当时也气乐了,不过他也没有鲁莽行事,先把邮册要过去看了一下,期间,老头还信誓旦旦地跟孟子涛说,这些邮票都是精品,孟子涛肯定不会吃亏云云。

  这本邮册看起来确实有些年头了,但孟子涛一翻邮册顿时就乐了,什么“全国山河一片红”。还有一些大龙和慈寿邮票,既有成套的又有散票,并且是新、旧和真、伪混存,而且是新、伪多,真、旧少,就算是真品,也都是一些不值钱的品种。

  正当孟子涛漫不经心地翻到最后一页时,一套二十五枚大龙邮票顿时映入他的眼帘。

  1878年3月,赫德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在京城、津门、沪市等城市,试办近代邮政。海关邮局对公众邮件的开放,进一步促使邮票的面世。到了6月,正是大龙邮票诞生的重要时刻。

  众所周知,印制发行邮票是开办近代国家邮政的核心环节,最早设计的邮票图稿有六合塔图、云龙图和万年有象图等几种。沪市海关造册处最终采用龙为邮票主图,衬以水浪流云,设计图幅为毫米,全套3枚。一个皇权的象征,一个没落前的大清帝国的最后光芒,在邮票上跃然而现。

  1878年7月,第一批5分银邮票共12500枚(共500全张)印制完毕,从沪市发往津门。邮票采用半透明无水印薄纸印制,有壹分、叄分、伍分3种面值。图幅间距毫米,通称“薄纸大龙邮票”。

  “薄纸大龙邮票”整版25枚全张,为铜质版模,由雕刻家手工逐枚刻制印模。而邮册最后放着的正是这三张全面值的大龙邮票。

  相信不少人一定听说过这种邮票,因为其名声早已经如雷贯耳,成为了任何一位集邮爱好者的向往和追求。但是随着年代的久远,收藏市场的消耗,这种邮票至今为止存世量寥寥可数,成为了邮票市场中的珍稀存在和香饽饽。

  但是名声越大,市场价格越高,市场赝品越层出不穷,在很多情况下常常令人防不胜防,更何况邮册里的全套新票,品相完整,所以孟子涛不认为这是真品。

  但紧接着,孟子涛就觉得不太对劲,因为这套邮票上面的龙身图案刻画地极为细致,龙头金精火眼,须纹清晰,而且任何时候都是一条龙尾,这分明就是正品的标志。

  因此,孟子涛心中升起了这会不会是真品的怀疑,考虑到物主正在面前虎视眈眈,他也不敢多看,使用异能之后,就面无表情地把邮册还了回去。

  “小伙子,说实在的邮册里面的邮票都是相当稀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