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 压轴拍品_捡宝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玉,工也不错,就是铁锈沁和橘皮纹作了假。”

  张景强回忆了一下,说道:“但我刚才看了觉得挺自然的啊。”

  程启恒得了孟子涛的提醒,想了起来:“子涛,你是说,那件摆件用的是‘阿叩’法?”

  “不出意外,应该是的。”孟子涛点了点头。

  张景强有些茫然地问道:“什么是‘阿叩’法?”

  程启恒解释道:“古玉的橘皮纹,是因地温、地湿等因素在玉器表面发生反应形成,也叫氧化突起。侧光观察时最为明显,用手摸上去又不明显。现在橘皮纹作假,一般是把玉用酸腐蚀,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橘皮纹,用手摸感觉明显。”

  “但相传在清朝乾隆时期,锡城一位玉器造假高手‘阿叩’,发明了仿‘橘皮纹’的方法。他把玉器和细碎铁屑搅拌,放在大水缸里,然后将煮开锅的老醋猛浇下去,实行‘淬醋’。”

  “封好口,埋在潮湿之地,十来天后取出。再于夜深人静之时,偷偷埋在大街土路下,让千人踩万人踏。约莫两三个月后出土,出土的‘古玉’,上边布满橘皮纹,纹路中满是铁锈斑且呈暗红色,最后再用开水煮。”

  “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橘皮纹非常逼真,跟真的相差无几,想要检验真伪,只能靠时间,因为真品上面的铁锈斑不会退去,而赝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的消退。”

  说到这,程启恒呵呵一笑道:“当然,这是书上的方法,至于现实中是不是还有什么办法鉴定,我就不得而知了,因为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古玉,以前我还没见过。”

  说完,他就看向了孟子涛,既然孟子涛能一眼看出那是赝品,想必知道别的鉴定方法。

  看到大家都看向了自己,孟子涛笑着说道:“其实,说出来也不稀奇,因为真正受氧化铁所沁的古玉,玉质有老熟的特征,要么绺裂严重要么侵蚀厉害,沁色往往是由表及里,浓淡深浅变化,层次感极强。”

  “而且,真品上的铁锈与玉表面粘连十分密,有甚者侵入玉质内不易清除。但是,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出来的沁色,颜色看起来比较浮,而且散漫不合,一般只要仔细观察,就能看得出来。”

  听了孟子涛的讲解,三人都回忆了片刻,发现确实有孟子涛说的这种现象。

  程启恒回过神来,盯着孟子涛说道:“你小子我越来越看不懂了,现在居然懂得这么多。还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孟子涛嘿嘿一笑:“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现在每天在家都要花上许多时间看书,还有上网查资料,有这种变化也正常吧?而且,不瞒你们说,我这人对死记硬背特别在行,在学校的时候,语文里死记硬背的东西,我还真没丢过大分。”

  这一点,孟子涛并没有说谎,别说语文,所有死记硬背的学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