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二章 依老卖老_捡宝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是因为仿者水平比较高,价值还算高。

  全向宁把卷轴打开,请大家过目。

  虽说,这回是以孟子涛鉴定为主,但为了不让全向宁产生怀疑,葛青云在介绍孟子涛的时候,只说孟子涛古玩爱好者,并且,两人事先已经讲好了,鉴赏的时候让葛青云先看。

  像往常一样,二十多分钟之后,葛青云从书桌前走出来,脸上充满了赞叹的神色,看起来,他是觉得这幅画没有问题。

  接下来,孟子涛戴上雪白的手套,上前鉴赏。

  这是一幅《山斋读书图》,尺幅在5平尺左右,右下角钤印为“高生老”,正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高翔的钤印。

  相比起郑板桥和金农等人,高翔在普通人心目中的认知度并不太高,但事实上,扬州八怪的形成离不开石涛,在一定程度上也离不开高翔,其指画在其艺术生活中值得大书一笔。

  据说,高翔一次与朋友聚会,朋友知道他是丹青高手,要他作画,找到了纸墨却找不到笔,高翔为了不扫大家的兴,居然用指头蘸墨画了一幅花鸟。这张花鸟照样气韵生动,生气勃勃,还特别稚拙可爱。从此高翔的指画一发不可收,无意中造就了一个新画种,他自然也就成为了这个画种的开山鼻祖。

  另外,高翔还工篆刻,善画花卉、山水。画梅笔意松秀,技幹苍润,以疏枝瘦幹取胜。山水笔法简淡而秀雅,喜作园林小景。

  眼前这幅画,写乔柯崇岗之下,绿蕉翠竹之间,有士子读书茅堂,窗外泉声淙淙,日长山静。笔墨简淡,清气满幅,符合高翔的用笔特点。

  除了画技之外,像纸张等等,都符合真迹的特征。

  然而,既然是仿作,总能找的到破绽,孟子涛因为知道了结果,反推之下,很快就找到了好几处有问题的地方。

  见孟子涛不动声色的从书桌旁边走下来,全向宁面带着笑容问两位道:“孟先生,觉得我这幅画怎么样?”

  “这幅画不错。”孟子涛点了点头,他这么说,也是先前商量好的,如果画作是真迹,那他的话语中会带出作者的名字,反之就表示画作有问题。

  葛青云听了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这时,全向宁笑着说道:“毕竟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高翔的作品,画格甚高,冲淡简静,疏朗幽远,完美的体现了高翔画技的特点,孟先生你说对不对?”

  本来,孟子涛确实不会在这个时候,发表什么意见,但全向宁这么说,分明是在逼迫他同意这个观点,这他肯定不能简单回复。

  不然的话,全向宁找机会把这幅画拿出来,说他也同意这是高翔的真迹,那又有的扯了,搞到最后,肯定会给他带来一些麻烦。

  孟子涛觉得全向宁明知这幅画有问题,居然还这么问,不怀好意的成份比较大,说话也就直接了一些:“这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