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八十一章 无名画作_捡宝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看,我把正事先看完了再说。”

  接下来,大家分道扬镳,朱地山找了椅子。和大军一起坐在门口,老六直奔中间那几件珍宝,孟子涛则从北面的博古架开始看起。

  朱地山的藏品,以文玩居多,像什么笔墨纸砚、核桃蜜蜡、书画纸扇等等。另外再加一些瓷器、玉器。

  不过,能放在藏宝室的,可以说件件都是精品,就说西、北两面的藏品,价值至少也有六七十万,但又不高于八十万。

  这里说的是市场估价,现实之中,一般很少有能卖上最高价的,但像孟子涛那件玉器,可是货真价实的精品之作,要不是当初对方看在厉景福的面子上,低于两百万肯定不可能卖得出去。

  这也正是朱地山信心十足的原因,因为哪怕孟子涛眼力再好,挑选的全都是将近八十万的东西,加起来的价值也不过两百四十万,再打个折扣,他根本吃不了亏,但如果孟子涛眼力不行,那他就赚了。

  当然,这是正常的生意手段,换作是孟子涛自己,肯定也会这么做的。

  由于是看一件藏品,才用一次异能,孟子涛的速度只是稍快,并不怎么显眼,况且,房间里这么多藏品,如果细看的话,那不知要花多少时间才能看完。

  孟子涛走到转角处,看到墙上挂着一幅画作,这是一幅绢本画作,尺幅不大,估计也只有两平尺多(一平尺是33.),但画的内容却十分引人注目。

  只见画中有奇峰茂林,云霭缭绕,在陡峭的峰壁之间,隐现出重重台阁。天空中满月高悬,一位仙翁跨鹤而来,悠然自得。

  画作尺幅虽小,但布局却十分合理,给人一种咫尺千里之势,充分表xiàn出自然中深远的空间感。

  另外,画作的技法让孟子涛觉得很奇怪,因为这幅画上的技法古拙,但又表xiàn出了画作的韵味,比如未用“皴”法却能很好的展示出石树木的质感,可见作者运笔比较成熟,所以他的画仍然显得轻重有致。

  然而,既然作者的绘画水平这么高超,又为什么不用皴法这样成熟的技法呢,难道说是因为某种原因故意不用的?对方这么做不是自讨古吃嘛。

  孟子涛盯着画作仔细观察,突然,他发现这幅画所用绢有些不太一样,具有粗而厚的特点,这十分符合唐代及以前绢纸的特征。

  这个发现,让他眼皮不禁跳了跳,难道这幅画是一幅唐代甚至以前的画作?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画艺的古拙,也就能够解释的清楚了。

  可是,绢这种东西保存不易,民国赵汝珍《古玩指南》第二章《书画》中提到一句:“绢之耐久性不及百年。”

  当然,凡事也不能绝对,绢本画作到底能保存多久,也由各种原因而定。但眼前这幅画的载体实在太新了,新的别说传承了千百年,看起来就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