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四章 搀沙子?_越南195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广府人、潮州人、客家人、福建人和海南人,不管家境有多困难,只要孩子愿意念书,基本上个个都有学上。

  如果把其它各省华校算上,在校学生更多。以至于堤岸文学氛围越来越浓厚,十几家华文报社每天不知道要收到多少投稿,不是新体诗就是旧体诗,搞得像个个都是诗人。

  虽然华人没有高等院校,但只要有能力的家庭都会送孩子去香港、法国或新加坡念大学,并且职业教育搞得很不错。比如亚洲专业学校,老师给学生们讲授柴油机原理,十几台各型柴油机拆得七零八散,学生们一边听一边动手,李家车队的司机全在那培训过。

  工业村计划需要华人资本,会涌现一大批华人老板,会接受大量华人知识青年。

  利益死死捆绑在一起,又有华人青年联合会引导,再对越南工人好一点,营造出华越一家亲的氛围。别说塞二三十个人,就算塞两三百、两三千,哪怕对工投公司来个大换血,都不会影响到华人实际控制工业村的大局。

  不过你们既然来了,并且那么热血澎拜、那么爱国,就先帮着干点正事。

  李为民干咳了两声,异常严肃地说:“三位,实不相瞒,资金方面确实有很大缺口。我和安德森教授刚从堤岸回来,为了让堤岸华侨放心大胆投资,我抛砖引玉立了个军令状,保证年底前在海外融资1000万美元。他们深受鼓舞,相继承诺包销一部分工投债券。

  难民救济和安置问题迫在眉睫,为了让计划尽快付诸实施,我打算等公司人员到位之后,把销售工投债券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到时候开个会,研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债券销售方案,责任到每一个人,有奖有罚。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债券销售任务的奖励,超额完成任务的重奖,没完成任务的减薪,任务没完成工作态度又有问题的全部辞退。总之,工投公司不养碌碌无为的人,更不会养闲人。也只有这样,工业村计划才能顺利付诸实施并取得成功。”

  吴廷瑈这些年一直在组织社会运动,认识人多,老婆家又有钱,不知道这对普通人尤其刚从北边过来,在西贡人生地不熟的人有多难,竟兴高采烈地说:“有奖有罚,这个主意好。为民,我也立个军令状,包销50万!”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