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3 又一次人事变动_绝对权力:仕途成长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彭长宜在牛关屯蹲点,处理这次征地留下的诸多问题时,他走访了大部分村民,但是他始终没有再见到过这个老人,他后来打听过有没有驼背的老人,村民们说,我们这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几乎都驼背,不驼背的少。也许,老人已经知道了当初这个干部模样的人后来成为了亢州市委书记,想到当时跟彭长宜说的那几句话,对彭长宜是不是有些惧怕的心理,才有意躲避彭长宜?也许,老人已经……

  这样想着,彭长宜就不再寻找这位老人了,如果老人还健在,他老人经历了一生的磨难,他不想吓着他;如果老人已经不在了,他的寻找只会徒增伤悲,没有任何意义了。

  这也就是彭长宜为什么绕道进村的缘故了,他想以此来强化自己的某种记忆。因为牛关屯不光对他,对所有的干部都是一面镜子,就像温庆轩说的那样,到什么时候,我们的枪口都不应该对准群众。对老百姓任何名义上的掠夺,都是犯罪。

  如今,那片曾经被野蛮践踏过的土地,早已经长出了一茬又一茬的庄稼,收获了一茬又一茬的果实,但彭长宜相信,在老百姓的心里,仍然是一个忘不掉的记忆,一个无法言说的痛。

  彭长宜还记得,平息牛关屯事件后,村里为死去的两个人进行了村葬,全村所有老百姓都参加了安葬仪式,那天,扩音器里放的不是哀乐,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在彭长宜的耳朵里,这不是对执政者的讴歌,更像是鞭挞。

  汽车在这条乡间公路上拐了一个弯后,就看见了一望无际的田野。

  前面就是牛关屯村南头的那片地了,每次从这片地经过的时候,彭长宜都会不由自主地行注目礼。如今,在这片土地上,小麦已经长到了半膝高了,绿油油的非常喜人。就像那个驼背老人说的那样,这块地,是全村的肥地、宝地,是高产田,也是全村一年的指望。

  老顾从后视镜里看到彭长宜的目光随着那块地远去而转动,尽管他无法洞悉彭长宜的内心深处的深层思考,但他能揣摩出彭长宜的心意,那就是对土地的感情。

  老顾说道:“庄稼长得真好。”

  宋知厚说道:“是啊,一看就是丰产田。”

  彭长宜回过头,说道:“你还知道什么叫丰产田?”

  宋知厚说:“看您说的,尽管我是城市长大的,别忘了我学的可是农科。”

  彭长宜说:“对了,我一直纳闷这个问题,你当时为什么选择农科?”

  宋知厚说:“当时我的高考分数很尴尬,上下够不着,还不想将就,就只有选了一个名气大的农科院校了,怎么也比那些末流的工科学校强吧,目前社会上不是都看学校不看内容吗?”

  彭长宜笑了,说道:“呵呵,看来你当初投机心理还投对了,从事基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