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9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_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相国寺的秃驴们腰不酸了,相国寺的香火旺盛了一些。还派了一个重量级的和尚来高府感谢高方平,那个高僧一见面,就评价高方平有慧根、乃是什么罗汉伏魔转世云云,说了这么一通后,高方平收了他的礼物,秃头上两巴掌把高僧打跑了。

  很明显那个高僧不是棒槌,而是真的在蛊惑高方平。道士被打击,以至于汴京的香火很大一部分开始转移相国寺,和尚们认为功臣就是高方平,于是这个秃驴很机智,想在政治上抱住一条大腿。

  但高方平的原则就是中立,打击道士的同时也不给和尚面子。现在还没有大气候,但迟早有天,高方平一定会推行官员不许有宗教信仰的政策。哪怕是最为温和的佛道信仰都不行。

  这没什么对不对的说法,直接就是立场阶级等等高度的问题。

  但凡有些作为的皇帝都比较重视这些问题,同时推崇儒家的部分思想,那是有原因的。

  儒家高方平也不喜欢,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最大的原因在于他们是思想而不是教派。所以由此开始就是性质上的不同。对于成熟的政权来说,和教派已经是天然对立,如果仅仅是地痞黑帮那也算了。好歹但凡老百姓都痛恨黑帮,所以只要需要,官员随时可以反手教黑帮做人,还有官声民望。

  但是某一种信仰思想又是帮派性质加身,又拥有群众基础的情况下那就真的不是儿戏。就是这个原因,历史上的方腊危害比宋江大的多,猛的多,起事的时候百万之众响应。最终被童贯剿灭了。

  对不对先不说,人都是自私的,方腊想当皇帝这是正常的。所以成王败寇也没什么好说的。这些不谈,只说这个过程平白无故的死了在古代本就珍贵的人口,耗费太多钱粮在其中,事实是没有赢家,天下更乱,老百姓更苦而已……

  三月天的阳光明媚,照耀着繁华慵懒的汴京,一切都祥和了起来。

  李清照已经离开,甚至没来再见高方平一面,只差人送来书信一封,内容是一句高方平当时写的词,现在李清照如数还回来:相见不如怀念。

  然后下面还有些字,李清照写道:“这句乃是当初高兄送清照的,清照这人别的不会,就爱卖弄文辞,觉得高兄这句过于单调,现在在前添加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高兄觉得还入得眼吗?”

  在下方,清照生怕高方平看不懂,还写道:“有些人可以长久的留存在记忆中。而又有些人近在身边却形同陌路。清早每每回想初见高兄时的情景总是会心一笑。这便是高兄当时的心境‘相见不如怀念’。为了应景,清早添加一句高兄勿怪,其实清照觉得蛮贴切,此间少年此间事,留待将来的人去评说。”

  高方平看信后昏倒,李清照真的是个大才,根据两人间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