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楔子_有印凉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轻信于人,不要轻露锋芒,不吃...不吃眼前亏,活下去...才最重要。”

  “对的对的,你要记住了,永远记住了。”妇人一把抱住孩子,一边落泪一边叮嘱:“人活着,比什么都强。”

  “娘......爹爹,回不来了吗?”孩子哭问道。

  妇人并不作答,放开孩子,又从床底下拖出一个木箱子,从里面取出一捆被牛皮仔细包裹的物件,揣在孩子胸口的袋子里,严肃道:“这是你阿爹的遗物,也是最重要的东西,你收好了,你从小跟着你阿爹学手艺,出去之后,想办法养活自己,还有......“

  她捧着孩子泪迹斑斑的秀气小脸,看了一会儿,将孩子披散的头发绾在头顶:“从今日起,你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孩子摸着头顶的发,哽咽道:“娘,我要去哪儿吗?我不想去,我想和娘亲一起。”

  “爹和娘,都会保佑你的。”妇人最后再紧抱了抱孩子,然后决绝的放手,提着灯匆匆出门。

  “娘...“孩子跟了出去,却见妇人抱着一堆柴堆在门口,如此跑了数次,主屋内外都堆满了柴,孩子很是不安,拽住妇人的衣服想让她停下来,妇人却一把甩开,沉着脸厉声道:

  “娘今日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让你活下去,你不能辜负了娘的一片苦心,娘让你跑的时候,你就要没命的跑,拼命的往前跑,不能回头,听到没有。”

  “娘.....“孩子哭腔里都是颤抖,可见吓的着实厉害。

  ”听到没有。”妇人声音又严厉了几分。

  “听...听到了。”因为妇人严厉的呵斥,孩子终究是害怕的小声点头。

  夜过子时,安静的河丘村突然被一阵敲锣吵醒,却是何平终于到了,一路上的奔波磨灭了何平所有的耐心,他命人敲锣开路,直奔逆党白家而去。

  村里的人被惊醒,大家一开始都奇怪,可认出那些官差后,又都害怕的不敢出门,然而没多久,他们就看到村里有一处冒了火光,渐渐的,火势越来越大,村民们这才急着出门一看,发现着火的竟是白家。

  何平才走到一半就看到远处火光渐起,心道不好,赶紧催促:“快点。”

  可不等他一行靠近,那小小的茅屋已经化为一片火海,火海中有一妇人,手里举着火把,高声唱着歌,时而发出几声大笑,笑声癫狂而怨恨。

  阿荼,跑,快跑,一定要活下去。

  那如催命符一般的魔咒,催促着八岁的孩子在冷夜中没命的往前跑,背后火光点点,孩子的双眼已经被泪模糊的看不清,可脚下却如生风一般,攀过山丘跨过河流,跌跌撞撞,一路向北。

  大火足足烧到天亮,何平命人去查,最后得出:屋内有一大一小两具烧尸。左右都是死,何平便在册子上记下。

  靖惠二年三月初五始,一场屠杀,万人遭难,此后几年再有人想起,都觉寒颤,不忍回首。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