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44章 被点亮宋小鱼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过造船厂的工艺,就差不多能够看到大唐的整体工业水平,一圈走下来之后,孙享福不得不感叹,人类一旦开始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那么,进步就会无处不在。

  当年那个所有事情都要一帮集合去搞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了,船厂现在想要炮制好的木料,能有几十个林场,有专业的炮制木料的工人,按照他们的要求,成批量的送过来,船厂只需要在入库的时候检查质量,直接往用料车间供应就行了,几乎都不用担心用量不足的问题。

  除此之外,冶炼,打螺帽,柳丁,钢板浇固的,各种工序,负责的人,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现在是不是到了自己的工序,然后用最快,最标准的做法,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环节。

  当然,这还只是说的批量制造方面,技术成型后,比较简单的环节。

  真正进步的,是研发部门,他们几乎个个都是材料专家,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料,或者有什么更好,更节省成本,却不影响效果的改动,他们都能拿捏的好。

  各种体积的船壳,有多大的内部空间,这些空间会导致船有多少浮力,不同船身重量,不同吃水吨位,不同吃水深度的情况下,能抗多大的压力,冲击力,都有全部核算好的参考表格,所以,只要是他们完全计算好了,再定标准建造起来的船,一般很少出现翻船,或者使用的时候不稳定的情况。

  毕竟,现在的船,构造还比较简单,各种需要计算的东西也少。

  像在后世,印度的高端电子计算能力就不差,但是他们造大船的时候,却经常翻船。

  正是因为船一旦造的大,装饰做的繁杂了之后,就不只是简单的计算问题了,它还要考量整体逻辑管理能力,和管理统一性。

  今天装窗户的人来装了窗户,明天装马桶的人,来装了马桶,后天又有人来装床架,柜子,供水系统,供电系统,灯具,餐桌,等等等等,不停的装来装去,到了后面,他们往往就搞不清楚具体数据了。

  然之后,货舱空间,活动空间,等等,没有统一性的规划,没有不断反复的模型试验,在下水的时候,遭遇颠簸,自然就容易出现意外情况。

  当然,这与他们穷,舍不得砸钱在研发试验上多投入也有关系。

  所以,穷还是原罪。

  可大唐没有这样的顾忌,他们可以随便烧钱做研发,船厂的盈利,足够他们把一艘艘船造好了拆,拆好了再造,甚至造出来的失败品,直接回炉烧了,造新船,都不用心疼,在有多种方案被研究人员提出来的时候,他们甚至还能直接开启多条研究线,同时进行研究试验,这也就有了太子号,这艘在孙享福看来,都感觉非常不错的蒸汽轮船。

  在这样的环境模式下,研究人员,只需要发挥自己的想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