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0章 急至岭南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容易搞事情的地方,就是起兵祸的地方,那些世家子经世治国或许不行,但做搅屎棍却是他们最擅长的。

  “赵龙,去客栈把行李物品全部拿回来,另外,派人把李道长请回来,我们连夜启程。”

  守在外面的赵龙闻言一愣,道,“大人不去看扬州的农庄看看了么?”

  “不去了,现在有更紧急的事情要做。”

  要说几大农庄,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就要属扬州的农庄了,孙享福给陆全有的命令是全部种上茱萸,这东西微辣,在辣椒没有引进之前,是大唐应用较为普遍的调料。

  为何要种茱萸呢!因为扬州的气候温湿,土地也比较肥沃,盛产大豆,而且,一年还会种两季,那么大豆在扬州肯定会泛滥,多则价格贱,孙享福不会做坑害百姓的事情,所以,想到了推出望江楼研制出来的调味料,豆油,黄豆酱,酱油等,以及需要大量豆酱的罐头鱼。

  豆油和酱油自然不用说,随着炒菜的逐步普及,它将会被所有人需求。

  黄豆酱,则更是可以直接当做下饭菜的好东西,想要丰富黄豆酱的味道,需要添加茱萸和少量的香料。

  在孙享福的构思中,比淡水鱼营养价值更丰富的海鱼是必须要推广的,这个时期的生态极好,海鱼数量庞大,只要使用较为先进的捕捞技术,比养殖淡水鱼要划算的多,但海鱼产自南方沿海,运往北方,不易保存,如果制冰来保存海鱼,那投入未免就太大了,所以孙享福想到了罐头。

  那么,扬州的农场除了有一些幸福村的传统产业之外,其实就是个调味料大工坊,田里种植的是茱萸和香料,基本不用打理,农夫们除了早晚的时候下下鱼笼子增添些食物之外,其它大部份时间都在制作陶罐,大中小不同还印着字样标识的那种陶罐,为将来生产各种酱料和罐头做准备。

  很快,李淳风又被赵龙从道观里找了回来,这次他直接让道童们把道观里的鸟舍给抬到了船上,他认为这样或许能够让鸽子找巢穴的时候飞到船上来,孙享福则是摇了摇头。

  等船头防风的灯笼挂上之后,幸福号便开出了码头,缓缓往运河下游而去。

  当然,船上的人也都没闲着,孙享福带来的工匠们都开始忙活起来了,底层仓的一些原本看似零散的木料被他们组合了起来。

  “这是,床弩?”

  看到一架架被安置在夹板上的大家伙,李淳风惊讶道。

  “比军中的床弩小一号,但射程更远,力量更大,你仔细观察一下,应该不难发些设计上的精妙之处。”

  李淳风在孙府待的时间可不短了,孙享福时不时给学生们灌输的一些简单的物理知识他都学过,这几架小床弩与唐军制式床弩的区别他当然不难看懂,他不懂的是孙享福为什么走的那么急,原本的那些商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