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5章 妥善安置_带着仓库去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县令,曾将犯人拷打致死,于是辞官归家。

  后被老曹招募,出任许县县令,掌管司法,以执法严格、不讲人情著称。

  难得的人才啊!

  满宠身高米以上,相貌英俊,身上有一股淡淡的书香味,是一个读书人。

  “卑职给秦将军行礼!”

  满宠站起身来行礼道。

  “伯宁先生,请入坐。”

  秦琪道。

  “夏口地区呢?经济发展不错,安置灾民、难民也很给力。可是呢?

  机构建设方面不很完善,本官交给陈文长制定一个官体制。经过几年的努力,

  基本制定出来。现在,各个部门并没有建立起来,下一步,会慢慢完善。

  在御史台下,本官一直想组建一个监察部门。御史台是监察百官,

  但是力度不够,还要对商业犯罪给予加强,这是夏口地区的短板。

  现在伯宁先生来了,也是组建的时候。本官委任满宠、满伯宁为监察部侍郎,

  官职低于御史台一个级别,不知伯宁先生是否就职?”

  秦琪道。

  象程昱、满宠这样的人才,必须要用在关键地方,放在地方任职,不如负责监察。

  “主公……。”

  满宠跪了。

  秦琪再次起身,把满宠搀扶起来,又叮嘱一翻,让以后不能再下跪。

  “主公放心,卑职一定努力做好工作,让夏口地区官清民清,绝对不辜负主公重托。”

  满宠道。

  秦琪看向韩浩、枣祗二人,二人也是曹操帐下的大才,特别对屯田有很高的研究。

  “你是韩浩,韩元嗣,枣祗先生吧!”

  秦琪道。

  “见过主公!”

  韩浩、枣祗二人很识趣,马上改口,喊出主公,令秦琪心中高兴,烙印上秦琪影子。

  以后二人也是秦琪的帐下官吏,一辈子别想反悔。

  韩浩,韩元嗣,此人不仅对屯田有很高的建树,对带兵作战也有不错的能力。

  在老曹帐下,确实立下军功。

  枣祗,屯田制的首创人,对农业生产有很高的研究,

  枣祗,汉末颍川阳翟人,早年跟随曹操起兵,担任东阿令。枣祗和韩浩建议设置屯田,府衙将耕牛借给百姓,用于农耕,并按规定收租。

  老曹采纳这一建议,任命枣祗为屯田都尉,在许下募民屯田,兴修水利,当年收获万斛粮食。

  此后,各郡县都设置田官。经过数年积累,仓廪丰实,所产的粮食能够满足军队供给和百姓日常生活所需。

  “农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吃饭问题,不得不小心谨慎。

  只有百姓有吃的,不饿肚子,才不会闹事,社会才会安稳,国家才能有精力大力发展工业、商业。

  一直以来,夏口地区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努力解决百姓粮食问题,

  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在这一点上,文若等官吏功不可没。正是在粮食生产上,

  夏口地区取得一个个成绩,才让夏口军出征时,不用担心粮草供给,

  把一个个敌人击败。虽然在农业生产上,我们夏口地区取得一定成绩。

  但是,在良种培育方面,一直处于停止状态,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本官听闻,枣祗先生,元嗣对于农业生产有很高的研究,

  为此,本官任命枣祗先生为农业部尚书,元嗣先生为农业部侍郎,

  希望二位大才上任后,对良种问题给予彻底解决,拜托了。”

  秦琪道。

  “主公,卑职一定不负重托,努力工作,为夏口地区百姓种粮发挥余热。”

  枣祗道。

  “主公,卑职绝不负所托!”

  韩浩道。

  “子恪先生、孝先先生,你们二人先到书院中培训一段时间,了解一下夏口各项方针政策。

  等培训结束时,到地方上去出任太守。书院一年培养出好多人才,可是,

  基本是基层官吏,他们没多少经验,还需要时间磨砺。随着战争的推进,夏口地区严重缺乏中高层官吏,委曲二位先生了。”

  秦琪道。

  “多谢主公栽培!”

  毛玠、吕虔二人行礼道。

  “好了,今天中午,咱们好好喝一顿,到时候咱们不醉不休。”

  秦琪道。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