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五章 军心民心(下)_窃国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频点头,王杞的看法和他非常一致,因此刘存当即表示暂时兼任郡都尉一职,再告诉王杞和颜慎一个喜讯:

  “东武城北维水东岸的新城再有两个月就能竣工,规模比修复后的东武城略小,新城南门距离老城北门只有五百步距离,西门外是新建的河运码头,专门制造内河货船的东武造船工坊建在码头上游,只是,这座新城不再容纳军队系统之外的人员入住,除进驻三千步骑之外,剩下就是我军各机要部门以及军官眷属。”

  说到这,刘存突然记起军校来:“差点儿忘了告诉你们,我军的人才培养学堂正式名称定为‘城阳武学院’,意思是城阳郡自己开办的武学,与各地那些教授经义文理的书院差不多,区别只是以武学为主,不至招来太多非议。”

  “你们军中若是有好苗子,回头挑几个送过来接受训练……学院七月初一正式开学,首期学员招收一百名,学制三年,学生年纪必须在十五岁以上,十八岁以下,有战功者放宽到二十五岁。”

  颜慎一听大为着急:“怎么才给咱们几个名额?不行啊主公,你可不能偏心啊!至少给三十个名额吧?琅琊国目前的军队怎么说也是两万将士,迫切需要中低层领军人才,主公不能厚此薄彼啊!”

  “仲谦说的没错!至少三十个名额,否则军心不稳啊!”

  王杞也提出同样要求,他非常清楚讲武学堂的性质,这是刘存从组建军队开始就在谋划的重要举措,为此刘存一年多来苦读兵法,用鹅毛笔写下的笔记就有三尺厚,琅琊军的《步卒操典》就是刘存一手修订的,如今已显示出强大效力。

  更重要的是,主公刘存亲自担任武学院的院长,亲自给学生们授课,无论谁能成为主公刘存的弟子,都是件极为幸运的事情,从刘存身上学到最多受益很大的王杞和颜慎,绝不会放过眼前这个机会,别的不说,只需看看刘存十余名武学弟子在军中鹤立鸡群般的优异表现,就知道获得进学这次机会是多么的宝贵。

  刘存听到“厚此薄彼”、“军心不稳”的话语,不由得笑起来:“大哥,仲谦,我答应就是了,用不着如此危言耸听嘛。”

  王杞连忙拉住刘存:“绝不是什么危言耸听……之前,由于担心整编的黄巾降卒不愿与他们昔日弟兄作战,兼之训练不足,品性未稳,咱们把精挑细选的七千降卒调回了夏河城北大营继续训练,把你带来的五千步卒和一千骑兵留在费县镇守,结果弟兄们以为主公不管他们了,背地里人心惶惶相互打听,部分老兄弟甚至计划好,哪怕被开除军籍也要逃回去,宁愿在主公身边种田,甚至当只狗,也不愿离开对他们情意深重恩同再造的主公,最后弄得战前征召的八千新兵也跟着人心浮动,要不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