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三章 晋封越王_北上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允彝虽无军功,但是在苏州调配辎重,是后勤保障,受封有些沾儿子的光不假,也算服众。锦江侯杨展攻取汉中,收复陕西,以军功晋封为蜀国公。

  堵胤锡封为九江侯;高一功为襄阳侯;湘西闹革命的彭柱泽为谭侯。

  除了朱大典继续率兵镇守福建,阎应元领命镇守北平,其他公侯皆回金陵。兵权下放,总归于朝廷,朝廷再任命总兵。所谓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在宋朝时是军队疲软的原因,但是如今讲武堂的兴起,弥补了这一点。

  中下级军官的正规化,可以使主将的意志被更好地贯彻,不需要用人情来维系主将和下属的关系。

  召还在外武将,郑遵谦升为兵部尚书原兵部尚书姜建勋为三边总督出镇陕甘,龚自方连升四级为户部尚书,松江水师提督张名振入朝为工部尚书。

  郑遵谦、顾炎武所率浙兵回原籍归当地总兵节制,松江水师副提督姚一耀转正,统领大明如今最强水师。

  一番封赏调动之后,朝中大臣渐渐发现,战后越国公的权势不降反增...

  兵马归于地方之后,除了浙兵大量南归,造成钱肃乐、孙嘉绩手中兵权暴涨之外,其他的大将都归于朝廷。当初浙兵是几个营的主力,在浙江募兵数量太多了。这些被人称为羸弱的浙兵,终于在侯玄演的带领下,打出了江东子弟的血气。上一个带他们颠覆大家认知的,还是戚继光。要知道,在春秋时期,吴越健儿向来是被认为勇武的代名词。

  侯玄演宣读完毕后,大臣们还没从中回味过来,马士英出列说道:“金陵讲武堂二千人,齐名上书请封越国公为越王。”

  话音刚落,大殿之上一片哗然。

  异姓封王已经很久之前的事来,只有开国的功勋大将,才有这样的封号。

  侯玄演的功劳之大,权柄之盛,比之开国时候的功勋也不遑多让。将一个烂泥一样的南明,从内忧外患中重新救了回来。经历了这几年动乱的文武大臣,也不像以前的大明官员一样了,所以尽管大家都很惊讶,但是反对声几乎没有。

  环视朝堂之上,侯玄演突然觉得有些可笑,升斗小民敬若神殿的朝会,其实就是一个不懂事的娃娃,带着一群人在这上演强者为王的戏码。所有的担心都是徒劳的,根本没有人会触他的霉头,至少当面没有。

  散朝之后走出大殿,侯玄演身边围着一群大臣,大多是他的亲信前来恭贺。

  侯玄演拉住了马士英,将他单独请上自己的马车,在众人羡艳的目光中缓缓驶回国公府。

  马士英笑道:“恭喜王爷,贺喜王爷,今日朝上竟无一人反对,王爷真乃海内人望所归。”

  侯玄演神色如常,说道:“虽无人反对,也没有几个人附议,何喜之有。”

  马士英讪笑一声,心道这事那些大臣不反对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是都跟我一样跳出来赞成,名声不就不要了么。谁跟我这么务实,视那些虚名如浮云一般呐。

  侯玄演接着说道:“今日把你叫来,不是因为此事,而是另有一件大事要你去做。”

  马士英马上收起谄笑,正色道:“王爷尽管吩咐!”

  “钱肃乐家中有一待嫁之女,和我情投意合,你去一趟杭州帮我将此事说成。”

  只见了一面,现在已经把侯玄演忘得差不多的钱家千金钱薇强行被情投意合,突然打了个喷嚏。

  马士英一听竟然是这么私人的事,足见王爷已经拿他当成心腹,喜滋滋地说道:“王爷放心,下官一定将此事办的漂漂亮亮的。”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