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一章:劲舞_一九八一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机修班负责人,不跟班倒,上常日班,听黄瀚说清楚了接音箱的用处后,他决定晚上亲自去播放音乐,也跟着跳一跳锻炼身体。

  音乐效果更加好了,热衷于学舞的群众越来越多,越学越觉得有意思。

  保持运动量,节奏鲜明,动作统一,几百人一起劲舞,那场面自然热火朝天,很快“坝口广场舞”就出了名。

  民间有高手,黄瀚的两个样板舞哪能满足需求,于是乎,第三、第四……

  “坝口广场舞”很快就有了七八套,每天晚上七点半,来坝口广场跳舞的群众有一两千,成为了三水县一景。

  这些舞步绝大多数不是黄瀚编的,但是所有学舞的群众都忽视了其他编舞的热心人,一致公认,这些集体舞都是黄瀚的作品。

  名人效应果然不同凡响,连广场舞大妈都认为跳黄瀚这个名人编的舞倍儿有面子,以讹传讹,黄瀚被成为了“广场舞之父”。

  无心插柳柳成荫,群众自发性的“坝口广场舞”居然被省、市电视台报道了,称赞三水县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走在苏南省前列。

  没人质疑,因为上千万电视观众看到了三水县“坝口广场”成百上千热舞的群众。

  太多省里、市里的领导由衷的高兴,因为电视画面上劲舞的三水县群众健康向上,脸上都荡漾着笑意,记者采访时,都夸改革开放后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事实胜于雄辩,治下的老百姓生活好不好去三水县坝口广场瞧瞧去啊!自发去那里又唱又跳的一两千群众还假得了?

  省电视台出动了,这里大有文章可做啊!

  都说“苏南新风”这档电视节目都是歌功颂德、都是说教看的人太少,咱们这一次一定要打个翻身仗。

  这一次咱们立足于普通群众,在三水县“坝口广场”选几个不同年龄段的群众进行追踪采访,以个体的视角宣扬改革开放。

  这是好事啊!黄瀚很满意这种结果。

  免得闲得无聊的群众去练骗人的各种“神功”,跳广场舞除了噪音扰民这一害,其他都是有益身心健康的。

  主管宣传口子的许慕光为此特意带上文教局的何有为书记和几个局长上门找黄瀚聊这件事。

  一见面许慕光就抱怨道:“黄瀚,以咱俩的关系,你不应该呀?”

  黄瀚见许慕光还带着文教局的领导们,立刻热情道:“诸位领导大驾光临不胜荣幸,我们别在家里聊了,去隔壁喝一杯吧!”

  为什么跟文教局的领导特别客气?

  那是因为陆斌、小颦、黄宇、黄芸等等都将要面临升学,黄颦肯定不求人,但是其他人就说不好喽!

  做人最好还是八面玲珑,前一世黄瀚脾气太坏,太傲慢做得不好,从来一回要有所改变。

  文教局几个主要领导送上门都不知道做人情,黄瀚也就算白活两世了。

  黄道舟和张芳芬都忙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