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1 直言后果_官路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邹小达消化亏损的做法属于作假帐。嘿嘿,那我现在就要想一个问题,曾经采访你的那些糊涂记者们,他们的脸面该往哪里放呢?”

  “……”

  邹小达张了张嘴,最终还是闭上没说话,这曾副书记的话,很讲技巧啊,换了个角度不但狠批了自己,还让自己真是找不到太有用的回答语。

  曾家辉看着邹小达的脸,慢慢的继续道:“说到这儿,我倒是有点为内地那些采访过你的记者们担心,他们会不会因为你而犯错误。”

  “曾书记,您这话我可听不太懂?”

  邹小达是真的不懂,还是假装不懂,这只有他自己清楚。

  不过,曾家辉没给他装懂的机会,突然一收脸上的温和,严肃的道:“我郑重核实一下,你每年花在记者们身上用了多少钱,来源是什么?”

  他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凌厉的目光一眨不眨的盯着邹小达,直盯得邹小达是毛骨悚然。邹小达对这个敏感的问题,还真是难于回答。

  邹小达上任青基会秘书长以来,很是知道笔杆子的重要性。一直以来,专门跑青基会、希望工程这条线的记者们的姓名可是经常出现在希望工程的领款单上。一般情况下,新闻发布会后邹小达都会把记者们的签到簿改成补贴签收簿,让每一位参加的记者都领到一点补贴。记者的待遇还实行区别对待,文字记者一般的补贴相对低一点,一般200-1000不等,电视台的记者则相对高许多,每次都在2000-5000元不等。而且邹小达一年召开的希望工程新闻发布会,往往都有20次以上。如此算下来,一名文字记者一年就能从基金会拿到4000-20000元、一名电视台的记者能拿到4-10万的补贴。而且还不包括个别记者的专项补贴。

  事实存在,面对曾家辉的发问,邹小达沉默了一阵,还是回答道:“一年花在记者身上的估计也有两三百万的费用吧,这些钱都是宣传费用方面支出的….”

  曾家辉拿着笔在一张约上写了一个数字,然后又问道:“记者们真的领到了这些钱?”

  邹小达点头道:“是的,确实是发给了他们一些车马费。”

  “他们都清楚拿的什么钱?”

  “不知。”邹小达倒是实话实说,“签字的时候,我们用的是签到单,他们都被蒙在鼓里的。”

  “哦。”

  曾家辉这下倒是不用为记者们担忧了,松了一口气。不然的话,这些事扯出来,那不知会得罪多少无冕之王,那可是会为自己埋下不少的定时炸弹啊!“我听说有个电视界的“大腕”记者,在希望工程“签收”的补贴最多。有人反应她有一次她将自己的一笔稿费捐给希望工程是二十万元,可第二天青基会就让这位记者从青基会领走了二十万的工作经费。有这回事没有?”

  邹小达想了一下,点头道:“有。”

  曾家辉问道:“那算怎么回事?”

  邹小达想了一下,说道:“希望工程的劝募工作很辛苦,这笔钱是给她作为活动经费的。”

  曾家辉再次的暗自摇头,名人言行,令人难忘:可一个名记以这种方式从青基会财务部领取希望工程的大额工作经费,而且还不止一次,这算什么呢?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