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9 当面汇报_官路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惑,但他提出了一点,“现在有几家报纸的记者在为邹小达辩解,你对这个事怎么看,又怎么处理?”

  曾家辉对此倒是一笑,“书记,记者都是高智商的人士,他们对事实真相其实比我们估计还要知道得早,只是出现这样一些文章,让我有一个感慨。”

  见曾家辉稍停,第一书记问道:“什么感慨?不妨直说。”

  “新闻记者难免良莠不齐。”

  “哦?你是说有些记者是…?”

  曾家辉心照不宣的点头,道:“大量的事实证明,邹小达的私下投资是违规的,所以他一定心虚;因为心虚,邹小达一定不敢跟从一开始就真实报道的报社打官司;海外记者提出的采访要求,邹小达也是一律不敢接受,他只能利用内地少数傻乎乎的记者发发文章、无力的申辩,企图为自己涂脂抹粉,想蒙混过关……可是,违规虚假、不清不楚的东西怎么狡辩也没用,不合法就是不合法,违规就是违规。”

  他不仅这样说,似乎还早有准备,从公文包里拿出了几份报纸,并递了过去,“您看看这几篇文章,我们如果仔细阅读邹小达对内地记者发表的谈话,就不难发现漏洞。”

  第一书记一边翻看报纸上的那几遍让曾家辉作上标记的文章,一边道:“你说说你的看法?”

  曾家辉喝了一口茶,道:“比如,邹小达对香港记者说:十多年来,人们尊称我是慈善家。可内地报道一出,人们大感意外,怎么慈善家就变了味,成了下海经商的投资家了?而且是一个坑掉了不少善款的失败投资家,人们有一种被欺骗、被愚弄的感觉,又因希望工程的纯洁,那种愤怒可以想象……这是我们的尴尬和无奈,在国内只有做投资家,才能当慈善家,否则慈善机构的家就无法养家糊口……让“慈善家”去做“投资家”本已很无奈;这个“投资家”还必须万无一失,更是过分苛求。书记,这一段话,其实漏洞百出、苍白无力。”

  第一书记已经放下了手中的报纸,有些异样的看着曾家辉,“曾书记不妨说得透彻一点。”

  曾家辉点头,道:“我用一个普通捐款人的身份来思考这个问题,可以想到这么几点:第一,邹小达怎么能算慈善家?真正的慈善家是用自己的钱去投资,赚取利润,然后从自己口袋里、把属于自己的利润拿出来捐给慈善事业的人。邹小达不过是受万千捐款人之托,代管希望工程工作的秘书长。他能把捐款人的钱拿去投资么,有没有这个权力?第二,邹小达的投资黑箱作业那么多年,内地报纸一披露,邹小达的“角色”当然变换快。既然邹小达承认“人们有一种被欺骗、被愚弄的感觉,又因希望工程的纯洁,那种愤怒可以想象”,那么报纸的揭露报道是不是说对了,人们的愤怒和抨击,情理之中嘛!第三,谁授权、谁逼迫邹小达去做投资家了?……”

  第一书记听得直点头,“你说得有道理,继续。”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