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5 热议人物_官路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舟山这几年时间,锋芒毕露,犯了为官之大忌。其中大家最津津乐道的是省政府常务副省长袁清,曾家辉与他一直不对路,前次引进华夏森工集团,明显就被曾家辉甩了袁清一个“巴掌”,让袁副省长闹了一个大笑话,袁副省长都在接受中组部的考察了,人家即将做省长,能放过曾家辉吗?

  这摆明是曾家辉为求自保,提前溜之大吉。

  于是,关于曾家辉进京缘由,各种版本开始在舟山官场流传起来,而曾家辉的这次调动成了舟山官场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但许多人在谈论此事之际,却是不无遗憾,曾家辉在舟山无疑是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成长历程,他只用几年时间,便从一个处长成长为一个正厅级干部,连续在三个市任过市委书记,这一经历早成年轻人成长的偶像。

  一入京城深似海,京城的风浪自与舟山不可同日而语。这样的人进京,是否还能续写传奇,很多人都欲拭目以待!

  正在大家对曾家辉的去留谈论热潮涌动之际,舟山的另一个话题又热了起来,那就是袁清成了新闻人物。《大西北》日报还是报道了袁清在南阳的“作为”,虽然文中运用了化名,但情节一点也没删减,谁让袁副省长牛皮哄哄的打了记者一记耳光呢?

  中纪委的张主任虽然告诫未经审核不可报道,但记者们都知道那只不过是官方的程序语言罢了,真要报与否,还不是自拿主意。

  南阳的消息也一直在尽力控制,可中组部的考察组一走,那就控制不住了,也没太大的必要。因为,考察组对袁清给出了否定的考察意见,可惜袁清费尽心机,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中纪委的张主任并没有像人们一直期待的那种铁面无私,他只是参与考察,不是办案。所以,他对袁清弄清情况之后,根本没跟他做过多的“计较”,恢复了他的自由之身,就是他那位女同学,张主任也是回京让她画了个“押”,就不声不响了。

  但是,他不声不响,并不代表考察组不言不语。

  中组部长在向首长们汇报考察情况的时候,事先专程给国务院一位副总理作了勾通,简单的汇报了袁清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一开始,这位副总理还一脸的惊愕,表示“绝不相信袁清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这所谓的低级错误,也许是生活作风算低级,也许是责怪他保密意识差,反正表示不太相信,担心考察组弄错了。

  人家要力挺袁副省长上位,当然会有这种态度。

  江部长可没给这位领导太多面子,而是拿出了袁清自己亲手写的检讨材料,还出示了那位“杜局长”的配合“认识书”…最后只能让这位副总理由惊愕变成了愤怒,大骂袁清不已。

  两天之后,舟山省省长汤中和调江南省任省委书记,江南省省委副书记包大同调舟山省任了省长,而舟山省委组织部长项不凯则连同汤中和去了江南省,任了省委专职副书记,协助汤中和控制江南发展大局。

  舟山省委组织部部长一职暂时空缺。袁清则被免去了常委头衔,调整为政协副主席。省政府的常务副省长一职由分管发展计划、交通建设的白副省长递升…。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