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67 历史规律_官路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员就要受处分,甚至丢官。这对于干部个人来说,一旦实行强拆,后患无穷。三是害怕媒体借机炒作。强拆一旦出现极端事件,媒体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记者可能会迎合少数群众仇官仇富的心理,不是客观公正,而是偏听偏信,将小事化大。如果报道信息把握不准,所发报道以偏概全,造成负面影响。四是行政成本和风险高。强拆要走的法律程序多,法院要收执行费,动用的工作人员也多,公安、消防、城管、卫生等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要配合强拆行动。公权力用得太多太滥,老百姓也不满意。五是后续维稳工作难。顺利强拆能促进户主踊跃签约,从整体上推进拆迁工作。反之,可能引发强拆户频繁上访,留下长久的隐患。强拆之后,户主遗留下的问题更多,协调解决问题的难度更大。

  所以,政府不是迫于无奈,不会强拆。但强拆又必不可少。拆迁户为了阻止强拆,可谓方式方法用尽。

  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

  总不能一项浩大的工程进行了两年,几万的工作都做好了,因为几个人不同意拆迁就半途而废吧?

  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是不容置疑的历史规律。

  而民意作为个体切身感受汇集而成的群体意愿,有时候它是善变的、不稳定的、冲动的,甚至是虚假的、错误的、自私的。民意不全占有真理。政府在从政过程中体现民意,需体现善良、真诚、正义、公平、公正、理性的民意,从而让权力在民意监督中不偏离正轨,改进政府工作,为广大群众谋求更多的利益。

  而且,大数人的意见才能代表民意。

  三江北街拆迁,拆迁区域99%的老百姓持理解和支持态度,但也有几户老百姓不配合拆迁工作,极少一部分人因自己一些困难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以拆迁为由发泄心中的怨愤。面对拆迁户群众的各种诉求,需要做的一方面是继续做思想沟通工作,另一方面,恐怕还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了。

  一周之后,省政府意外的向许多媒体发出了邀请,请媒体朋友参加三江省政府的两个会议:一个是拆迁工作听证会,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方面听取群众对拆迁的心声,另一方面是听取有关方面对于如何做好拆迁工作给出建议,与此同时,开成法律角度的拆迁意见。

  另一个会议就是针对工作到位、补偿符合规定、久拖不签订的“钉子户”实施强拆,要让媒体记者位作个见证。

  这下好了,邀请一发出,三江这回又成了一个热点。

  全国各地拆迁方面一直是各有各的招,但大都暗地里进行,谁摆上桌面上来?这回三江省要开先河,公开听证不说,还让媒体见证强拆,这不是有风险吗?

  可曾家辉却不管这些。

  这个“热点”不代表有负面的影响。

  省政府就是要公开透明的运作,邀请一发出,省政府在积极准备相关事项的同时,又召开了一个“如何提高政府及领导干部媒体形象”的研讨会,曾省长专门为此费了不少心血。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