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八章 凉州的变化_三国之少年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简单地从洛阳购买商品到西域贩卖。

  买卖是一路上都进行的事情。

  凉州相当于第一站。

  而州治姑臧无疑是最繁华的地区。

  谁都知道,不久以后,朝廷、皇室与各大家族的商队,将会经过姑臧。

  这会带来巨大的商机。

  所以踩点就很重要。

  姑臧这个在大汉并不出名的城池,也会因此更加繁荣。

  而趁着这个机会,袁绍不遗余力地收拢羌族。

  借此淡化当年平定凉州所造成的杀戮。

  羌人都有一股狠劲。

  但随着袁绍征召了一支又一支羌人部队。

  他们逐渐改观了。

  男儿都在为大汉而战,部落里的妇孺还能造反不成?

  但毕竟因为一次次屠杀,仍有许多老羌人对大汉抱有不同程度的敌意。

  只不过,凉州已经逐渐强大。

  而朝廷积威甚重。

  纵使有人心中不满,也不敢挑衅大汉。

  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羌人也逐渐有了资产,他们舍不得放弃现有的一切,继续造反。

  羌人造反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

  可是当他们有了资产,有了固定的聚集地呢?

  造反,就要付出代价了。

  而袁绍所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化解这段恩怨,让羌人心向朝廷。

  其实这一点,在姑臧城内,已经可以看到变化。

  因为羌人也开始参与到贸易中来,并且获得了利益。

  在姑臧城内,甚至有羌人开设店铺,售卖羌人的土特产。

  他们个个都会讲汉话。

  流通货币,也逐渐以五铢钱为主。

  这就是很明显的变化。

  而羌人中的贵族,他们也逐渐放弃了之前五花八门的皮袄,而是穿上了丝绸。

  尝试像汉人那样打扮!

  这就是袁绍的努力。

  当然,点子来自刘辩。

  这是一种文化输出。

  刘辩很奇怪的一点就是,明明凉州已经纳入朝廷统治这么多年。

  为什么羌人还是如此桀骜不驯。

  刘辩得出一个重要的观点。

  那就是穷。

  穷能让羌人变得凶悍。

  当人的财富积累到一定地步,那么他最害怕的,就是动乱。

  而更让袁绍感到高兴的是,羌人似乎很容易就接受了“马政”这样的纳税方式。

  如果能够养马为生。

  他们更不愿意耕种。

  不过或许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后,羌人将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则是大汉的分支。

  当然了,这是以后的事了。

  袁绍相信,终有一日,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会认可大汉的统治。

  这一次,袁绍直接邀请了几乎所有部族的族长,“庆祝新年”。

  虽然晚了一点,但还是有价值的。

  只是羌人的热情并不高。

  毕竟这不是他们的节日。

  想要有新年,首先要确立历法。

  而羌人的文化,并没有这么发达。

  所以他们只是跟着乐呵乐呵罢了。

  说到底,文化的入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过当袁绍提出,不久后将会有一支商队前来凉州贸易的时候。

  所有羌人头领都震惊了!

  因为这支商队,足足三万人这么多。

  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袁绍的本意很清楚,就是让羌人们准备好贸易的物资,并且强调一事。

  保证商队的安全!

  谁敢动手劫掠,袁绍就敢拿谁开刀!

  这种平等的贸易,完全建立在大汉的强大上。

  说到讲规矩,没哪个国家比得过大汉。(m.看书小说)更新最快,小哥哥小姐姐记得收藏哦!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