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四章:面见百官_唐朝贵公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立即枭首示众,以儆效尤。”

  陈正泰:“……”

  太子,你的霸气是该用在这种地方吗?

  …………

  朝中已经议论纷纷了。

  陛下身负重伤,生死难料,太子又隐匿不出,这文武百官,谁还有心思署理各自的职责,谁不是忐忑不安,提心吊胆?

  好在房玄龄这边勉强主持着大局,不过,他感觉自己快要顶不住了。

  那抑商的奏疏,如雪片一般的飞入三省,堆满了他的桌案,房玄龄只能将这些奏疏搁置。

  可你越将这些奏疏束之高阁,反而越引发了朝中百官的怒火。

  毕竟,现在陛下和太子都没音讯,而你房玄龄乃是当朝宰相,处理百官的意见,乃是你房玄龄的本份,可你却选择息事宁人,这岂不是没有做到自己应尽的本份吗?

  于是……大家除了上抑商的奏疏,甚至还有人索性指名道姓的弹劾房玄龄。

  开玩笑,皇帝我们都敢弹劾呢,还治不了你房玄龄?

  需知房玄龄本就只出身于小世族,家族的地位也并不高,从前大家敬你三分,是因为你房玄龄代表的乃是皇帝。

  现在皇帝老子都生死未卜了,大家还怕你一个房玄龄吗?

  房玄龄很恼火,索性批驳了不少的奏疏。

  可转过头,却发现自己被抄了后路。

  却是有人上书弹劾了自己的儿子,说是自己的儿子平日在长安,仗势欺人,从军之后,在新军之中更是不安分,现如今,新军面临裁撤,房玄龄又假公济私,希望提拔自己的儿子房遗爱入朝为官。

  这等于是将房玄龄的后路堵死了,毕竟房玄龄确实有想法一旦新军裁撤,自己就将儿子提至翰林院或者是御史台中去,当然……自己的儿子也是有资格的,毕竟自己儿子是进士,这很合理。

  结果现在被人露骨的一通弹劾,自己若是继续冒着这么多弹劾奏疏,到时调自己的儿子入朝,还真显得有些瓜田李下了。

  他心里满是怒火,已被这些人折腾的烦不胜烦。

  当初秦王府的这些旧人,其实本就根基不深厚,无论是李靖还是程咬金这些人,也包括了房玄龄人等,之所以出将入相,都是凭借着李世民的强力支持。

  而一旦失去了这种支持,就没有人对他们忌惮了。

  但凡翻开大唐的历史,便可得出这一点,几乎李靖、房玄龄、程咬金这些人,在李世民驾崩之后,他们的子嗣很快便泯然于众人,不出几年,几乎全数被清除出朝中的核心位置,取而代之的,却大多是世族的子弟。

  房玄龄这时才感受到了这些人的厉害之处,此时虽是心里无名火起,却也暂时奈何不得什么。

  到了次日一早,太子传诏,要求集结百官,太子入朝治事,房玄龄的担忧便更浓重了。

  房玄龄清早便赶到了太极门,入朝的百官,早已在此等候,随即百官入宫。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