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五章 张竑自请入敌营 孙俨自罚收人心_替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甘宁是个有才能之人,孙俨如果能将这样的人才收归麾下,那将会是他的一大助力。

  但这一点并不是孙俨想诱降甘宁的真正原因,相比于得到甘宁,孙俨更希望得到夏口。

  时值乱世,天下英才何其之多。

  不论其他诸侯,就说如今孙俨麾下,就可以用人才济济来形容。

  但天下的战略要地却不多。

  江夏于荆州,犹如汉中于蜀中,乃是荆扬两州的战略要地。

  这样的一个要地,孙俨是必须要拿下的。

  而要想拿下江夏,挡在孙俨前方的夏口就是一道严峻的考验。

  虽说如今孙俨的兵力倍于黄祖,但几倍的兵力差并不能弥补攻城方的弱势,况且如今孙俨面对的还是一个地势险要的要塞。

  蒋钦诸将并非庸碌之人,吴军士卒亦并非老弱之辈,但今日吴军攻打夏口的结果却是无功而返。

  今日吴军的大举进攻失败就已经证明了一点,要想靠正面强攻拿下夏口,有可能,

  但估计要耗时良久,那时吴军的兵力、士气也会被消磨殆尽。

  到了那时,纵算拿下了夏口,对孙俨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黄射的援军随时可能回援,一旦黄射援军回到江夏,周瑜这次为孙俨谋划的攻取江夏的良机,就会付诸东流。

  这样的结果,令志在天下的孙俨,无法接受。

  所以如今摆在孙俨面前的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快速拿下夏口,

  然后率领大军将沙羡城团团包围,隔绝沙羡内外,这样方能反客为主。

  但夏口要塞易守难攻,要想短时间内拿下,正面强攻不行,唯有从其内部入手了。

  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由内部攻破的。

  只是虽然判断出了甘宁已对黄祖有不臣之心,但要想招降甘宁这样的猛人,

  也不是师徒两在营内嘴皮上下一碰就可以的,必须有个详尽的招降方案。

  孙俨看向张竑,对其言道,“孤听闻甘兴霸乃游贼出身,原仕刘璋,但后来不知何故反叛出蜀中,为刘表所纳。”

  “似此豪壮且三心二意之辈,孤恐不好招降呀。”

  孙俨对甘宁的评价可不是抹黑,他的担忧亦不是空穴来风。

  甘宁是贼寇出身这点,已经让大多世人所不齿。

  但这毕竟还好,毕竟江东军中就有许多贼寇出身的人。

  相比于这个出身,甘宁之前反叛刘璋的行为,才是他一辈子抹不去的污点。

  那时刘璋之父刘焉新丧,甘宁就扯起叛旗,反叛刘璋,这一点在看重忠义的当代,那简直就是一个致命的污点。

  况且现今甘宁仕于黄祖,却又对黄祖有所二心,刘璋、刘表、黄祖,这三任甘宁的主君,

  甘宁都没有给予他们忠心,这足以说明甘宁是个三心二意之辈。

  对于这样的人,孙俨没有十足的信心,能够有稳妥的办法将其招降来。

  历史上甘宁最后投奔了孙权,乃是因为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