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1章 大国之民_宋祖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维说服百官陪他走这遭,其实难度不大。

  如果说的复杂些,就是无论士大夫阶层,还是武人阶级,对于匠人的崛起并没有太大的反对。

  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

  大宋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是退无可退。别说一个匠人,被文人压了三百年的武人都能骑到他们头上,张世杰不就是?

  这国家危记亡,小打小闹无伤团结。大事面前,相公们还是拎得清的。

  至少现在,大宋还是众志成城的大宋。

  第二,匠人没威胁。

  文人,以唐前的士族乱政为鉴,也不像武人,有唐末乱世、五代十国的惨痛经历。大宋文武制衡、皇权制衡的政体,完全就是为了纠错。

  可是匠人不同,你就是把他捧到天上去,不是赵维来抬轿子,而是赵昺亲自下场,那也就是名气大一点的技术宅,不会参与到朝争之中,更不会颠覆文武地位。

  也就是说,就是送个人情,给百姓做个表率,让大宋上下一心,看到朝廷的决心和仁德。

  何乐而不为呢?

  此时,赵维抬轿在前,高声唱喝,穿城而过。

  来到专利司门前,在所有人错愕的目光中,把王五郎像英雄一般展示在众人面前。

  他要让百姓们知道,大宋给予的不仅仅是赏赐,还有感恩。

  为王五郎在百姓面前正名,他不疯子,不是应该被嫌弃。也为他从塑家庭,找回妻儿。

  当然,还有赏赐,而且赏赐很丰厚。

  就在赵维等人落轿,王五郎神情复杂地看着专利司门前的妻儿之时,一声尖利唱喝响彻满场。

  “圣人驾到!”

  官家赵昺携皇驾准时到场,不早不晚,恰到好处。

  早了,落了皇权尊严。

  赵维这些爷王、重臣可以抬轿,可以陪同游街,可是皇帝却不能失了威仪,早到枯等有失圣威。

  这毕竟是个皇权的世界,这些东西马虎不得。

  而晚了,则显的对王五郎没那么尊重,浪费了赵维一路而来造出的声势。

  此时,万民见官家亲至,高居专利司门前,无不下拜,恭请圣人驾。

  赵昺这种场面见多了,早就轻车熟路,“诸卿免礼!”

  免了众人礼数,待群臣百官直起腰来,又抬手示意大官李旬季。

  李大官登时从官袖之中扯出锦轴御诏,“有旨意。”

  “四海龙行,苍天幸佑,君仁臣贤,万民安顺。”

  “兹,王氏贤臣之五郎。承国难于心,顶天地崩难,一心于朝,殚精竭虑!能事而尽心,造热囊之法,开创业之基!炼脂水成油,化腐朽之奇!”

  “升至纯精气,改格物之论。”

  “得熟胶于世,造天地之灵!”

  “利在当代,功于千秋,福泽万世,百代成祥。”

  “朕感于胸怀,泣于我宋民万志之情,遂请王氏五郎....”

  说到这里,李旬季显然也学会了赵维那恼人的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