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6章 毛熊的锅(攀科技铺垫,可跳过)_四合院:原本只想当个小透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对或者几十对参数,就算是要配合互换使用,这难度,都得成几何级数的上升。

  而以那些七八级工为主力,大规模的生产加工,基本上就不现实。

  别说一个四分厂,就是整个轧钢厂,哪有那么多技术好的七八级工给你用。

  现在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以那些四五六级工为主,牺牲加工成本,检测成本,和维修成本出结果。

  但这,依然面临着一个最主要的问题,那就是标准化和流水线的问题。

  先不说流水线,就说标准化的事。

  别说四分厂和轧钢厂,就是整个工业体系里,都没有这个概念。

  现在四分厂也好,轧钢厂也好,那个生产模式分级,简直和没有差不多。

  同样一批的工件加工,除了那些精工保密件,会指定一些八级工来专门加工外,其他的普通生产任务,可都是平均分配的。

  比如一个车间里,有5个生产班组,今天要加工1000个工件,那每个班组分上200个。

  这200个工件的加工生产任务,接下来,又会平均分配给各个生产班组的工人,来完成。

  而每个班组的配备情况,本身就不均衡,每个技工的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

  就比如同一个班组的工人,一个是二级工,另一个是七级工,两人分配的工作任务都一样,两人也都能完成加工工件的任务。

  但由于技术水平的差距,加工出来的工件精度,可就是南辕北辙了。

  二级工完成的加工任务,只能说是勉强及格,而七级工加工出来的工件,不光用时快,品质还好,或者可以说是优秀。

  但你又不能说人家二级工,加工的那个工件不能用,人家也合格了,也不是不能用。

  最后,为这巨大公差买单的,只能是最终成型的产品,和用户了。

  而种花家的工业体系里,这种粗狂式的管理和生产模式,完全是学着自毛熊。

  在新种花家成立的早期,毛熊曾在一段时间,有过全面对种花家的援助,合作面,几乎涵盖了原材料、能源、机械、电工、兵器等多个领域,算是引领种花家走向了自己的工业化道路。

  虽然毛熊对于种花家的工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对于种花家来说,毛熊教会了我们工业化,只是把我们扶上了马,至于送一程这事,毛熊表示:臣妾做不到啊!

  毛熊乃至如今的大毛,其在技术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是不争的事实,东西我可以造,但却不能保证很好。

  毕竟粗犷的毛熊,一直信奉所谓的“多、快、省”。

  装备不要求单个性能很高,但短期内数量却是压倒性的。

  再配合上毛熊家,工业发展不均的毛病,结果往往就是,数量很多,但品控感人!

  其实这种情况,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体现在了我兔的身上,并且还结结实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