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章 想法接头_潜伏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兴奋了。

  “贞子,今天刚好是我们结婚纪念日。这个白色恋人太来的及时了。”

  贞子拿出了“白色恋人”说:“我们已经有两年,在结婚纪念日里没有品尝到白色恋人。”

  两个人关起门,过起了一个幸福的节日!

  ……

  戴立焦急地将张于喊来了自已的家中。

  张于知道,戴立有什么大事要交给自已。

  两个坐下喝了茶,戴立说:“黑鸡已经到了东北吧?”

  “肯定是到了。他走前一天,不是给我们发了报,说他将会分配到牡丹江吗。”

  戴立伸出手指头数了数:“有十天了。他没有消息来。”

  张于解释道:“离开了东京,他就没电台与我们联系了。没消息是正常的。”

  戴立说:“不能断联系。我们得主动去找他。”

  张于说:“不能再让其他人知道他的情况。我去一趟牡丹江吧。”

  “评估一下,你去的危险性有多大?”

  张于想了想。“东北那边,认识我的人很少。除了力行社的人。再说,我可以化装。”

  戴立在心中分析后说:“那好!你就去牡丹江。租一套房,有地下室的房子。再从东北那边调出一部电台来,存在安全屋内。还有。作好最坏的打算。如果安全屋出了事,丢了电台,我们怎样与黑鸡联系。”

  于是,两个人便一边抽烟一边喝茶,一边商量着事。

  花费了三个小时,两个人才商量出一个主意来。

  ……

  周林在牡丹江落下了二十天。

  这二十天,他一直在看报。

  离开南京去日本之前,戴笠与他约定了一个联系的方法。那就是戴立这边的人会在HLJ报上,登出一个散文来。

  本来是用寻人启事。但是周林说,不能用。现在的世界,大家都知道,特别是特务机关,专门安排人去盯寻人启事。

  如果戴立这边的寻人启事一登,被人盯上了怎么办?

  最后,便采取了周林为意见。直接登散文。

  民国时期,很流行散文。许多的散文家,很受人崇拜。而报社都会向社会征稿。只要登了散文,那就有稿费。

  周林与戴立约好了几篇散文。散文的开头二十字都是一样的。只要看到这个开头,便知道是戴立的密信。这时候,便看相同的那段字有多少。除上一定的倍数。剩下的就是对应的字。这对应的字用的是暗语。译出来就是信息。

  而且,为了时间性,都将接头的时间留长。

  比如,在牡丹江看哈尔滨报,只能是隔一天。因为哈尔滨去牡丹江有火车。每天火车会将哈尔滨报送到牡丹江。那么,第二天的下午,牡丹江的市民就能看到哈尔滨报。

  那么,想接头的话,就必须迟后三天。

  如有紧急情况,则会到牡丹江来投稿,就可以让接收人在当天看来信息。

  今天,周林先看了牡丹江报,没有自已要的东西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