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2章 惊变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能斫断此纛旗而归,哪怕是最低微的士卒都能得封官赐爵、一飞冲天!哪怕是目不识丁、无有半分韬略的将率迈入勋贵之列,后半生的荣华富贵皆享之不尽了!

  这时,司马懿督领的后部堪堪赶到。

  待往来如织的传令卒将战事进展逐一细细禀报后,他便蹙眉捋胡,兀自沉吟。

  对褒斜谷地形同样熟悉的他,倏然觉得蜀相诸葛亮似是故意将大纛落在后方,诱魏军持续深入。

  因为地势平坦宽敞的箕谷,可伏兵!

  以汉魏过往战事推断,蜀相诸葛亮绝非无将略之人。

  焉能不知一旦魏军突入箕谷,蜀军将要面临断尾求生的困境?

  既然早有所悟,却还故意将纛旗吊在后方,莫非是已然做好了在箕谷与魏军鏖战的准备?

  比如,依仗地利先设伏兵?

  思至此,司马懿双眸微微发冷。

  但是很快,他又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或许蜀相诸葛亮故意吊在后,乃是为了激励将士誓死而战,好让前部蜀军能有更多时间退入褒谷。

  只要魏军占据斜谷的时间,比蜀军进入褒谷的时间晚,那么蜀军便顺利摆脱追击了。

  届时,蜀相诸葛亮只需下令将褒谷的栈道悉数焚毁,魏军便唯有望洋兴叹了!

  这两种推断,司马懿一时之间无法确凿。

  不过,随着战事的进展,他很快就有了决断。

  斜谷内的短兵相接,汉魏双方士卒的战损大致是一比二,甚至是二比三。

  这与他心中的预期同。

  追击阵列严整、士气无损的蜀军,能达到如此战损比例,魏军战力已然比原先曹真督雍凉时更好了。毕竟地利在且战且退的蜀军那边。

  况且蛮夷居多的蜀军,本就比魏军更善于山地作战。

  最重要的是,这个战损比例已然达成了司马懿的战略目的:拼士卒损耗、两败俱伤。

  于崎岖山道之中鏖战,彼蜀军仍不能力压我魏军,待至箕谷平坦之地,即使彼设伏亦不足为虑吧?以我军现今决死之锐,即使蜀军有伏兵出,亦能一较高下吧?

  司马懿悄然问着自己。

  目光在环视周边的将士时,也开始慢慢的变冷,犹如看着草芥。

  “传令。”

  他的声音不带丝毫情感,“令牛将军加速推进,后军各部依次入斜谷。今不破蜀军,誓不归师!”

  箕谷,衙岭山北麓。

  数名士卒扶着汉军大纛,落入早就掘出的竖坑内固定。

  风入山谷肆意呼啸着,扯着赤色底绣黑字的大纛,将“汉”字舒展在天地间。就连两侧绣着“克复中原”、“还于旧都”的两面旌旗都在猎猎作响。

  一直缓缓在后诱敌的丞相,终于抵达了预设的战场,静静的坐在素舆上等候魏军抵达。

  “报~~”

  一背插令旗的信使从后方而来,越众至丞相素舆前,躬身而道,“禀丞相,绥阳小谷未有魏军来。”

  对,丞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