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6章 佳话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汉关、张、赵等元勋子侄故事。”

  言至此,郑璞故作停顿,回头肃容目视着魏延。

  此刻,魏延的脸色略带尴尬。

  他并非无智之辈,自然也听明白了郑璞的言下之意。

  身为统兵大将,让家中长子在天子身边任职,不管是对朝廷还是个人而言,皆是喜闻乐见之事。

  平心而论,仅凭这点就可断言,郑璞想举魏容乃是好意了。

  且依着常理,此隐隐有犯忌讳的言辞,一般是自身幕僚或荣辱与共之人才会明言之。

  今郑璞仗义直言,说成报昔日萧关道恩惠也不为过。

  因而,一时间,魏延无言以对。

  默默看着他表情的郑璞,也没等他出声分辨或其他。

  略作停顿后,便别开脑袋,继续徐徐而道,“或许,以将军多年勤勉之功,会在心中不以为然,甚至在嗤笑我危言耸听。因而,我且再聒噪一二,还请将军思之。”

  魏延没有出声。

  但脸上已经收起了戏谑之色,屏息凝神而待。

  “一者,以今逆魏之势,我大汉若取凉州,若非将军主事,功可竟乎?”

  “二者,自古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朝野上下与将军相善者寡,以将军今官职,若再有为大汉收复凉州之功,日后是被征调归朝任职,还是继续领军征伐?”

  “三者,不知将军已有多久未见陛下了?”

  郑璞言罢,两人都陷入了沉默。

  不同的是,郑璞是将想说的都说了,而魏延则是欲言又止。

  对于郑璞的三问,他都有答案。

  但每个答案,都令他心中隐隐有所不安。

  征伐凉州不必说。

  逆魏自从陇右罢兵归安定郡后,便是将凉州拱手相让了。

  只要后勤跟的上,丞相表请吴懿、吴班或者是马岱为主将,同样能将凉州收复了。区别不过是所耗时间与士卒战损的多寡问题。

  并非,是非他不可。

  第二个问题,倒能暂时忽略。

  只要依旧是丞相主事北伐,他无论功劳多高、晋升到什么官职,都不会因为被担忧类似于“功高震主”等因素被征调归朝雪藏。

  但第三个问题,对他而言,犹如振聋发聩。

  他已有近十年没有见过天子了!

  最后一次归成都,还是因为逆魏曹丕征江东、无需担忧汉中郡安危之时,他上表朝廷求得归来拜先帝昭陵,顺便入朝觐见了天子。

  天子刘禅在他脑海的印象,还是那个在深宫里未及弱冠的少年郎。

  与如今亲耕籍田、巡都江堰水利、问孤寡老弱、与士卒同食等各种行止的天子,判若两人。

  尤其是,魏延本身的情况很特殊。

  源于先帝刘备的宽仁,他的家眷就一直在汉中郡。

  爵为南郑侯后,就更不曾让家眷归去过成都。

  不客气的说,天子刘禅对他的了解,乃止于案牍与他人的口中,已然谈不上亲善了。

  毕竟,朝中列位大臣对他更没有亲善之意。

  哎

  魏延悄然叹了口气。

  目光与语气皆有些落寞,“子瑾今能为我直言,日后便莫再提萧关道之事了。”

  不再欠你人情了?

  闻言,郑璞倏然而笑,“昔日将军随先帝左右,不辞艰辛,故而得先帝信重,擢拔于群,以汉中太守授之;若令郎归成都伴驾,他日陛下效先帝故事,乃令我大汉添一佳话耳!”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