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5章 孤城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且行,且观。

  鹯阴塞所在地,并不是祖历河汇流入大河之处(今靖远县)。

  因为祖历河与大河在此地汇流时,冲击出了类似于金城郡(兰州盆地)但小许多的平坦河谷,有了可以让士卒屯田自养田亩,却没有狭隘险要谷口作为戍守依托。

  更深一层的考虑,则是在祖历河口修筑了防御工事,也无法借助东侧屈吴山脉的天然屏障,遏制游牧部落从乌水河谷抑或者是河套平原进入河西四郡。

  恰好,大河经过祖历河口后,便受到山体所挡,倏然弯曲折向西,绕过屈吴山脉后才再度向北的河套平原流去。

  亦提供了山势遏水的天然险要之地。

  当年汉武帝开边后,出于战略考虑,戍守工事修筑分别选择了两处。

  其一,乃是屈吴山脉西端的媪围县(今景泰县城东南的吊沟古城),那是防备游牧部落穿行了荒无人烟的大漠,从北杀入河西走廊的屏障。

  另一,则是沿着祖历河口往西北约莫四十里处(今红山峡一带),修筑了如今的鹯阴塞。

  此处的大河,历经了祖历河口处的平缓后,骤然遇上堪称“两侧悬崖一线天”的峡谷,让汹涌的河水像一头憋足了气的巨蟒,咆哮着、奔腾着、怒吼着,以雷霆万钧之势,恨不得冲破悬崖峭壁的束缚。

  而鹯阴塞修筑在此地,有峡谷与大河位屏障,自然也可称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但城塞外进入河西走廊的渡口(今平川区小黄湾村),却是呈现“S”形弯曲缓流的狭窄河道,极易在冬季时结冰。

  这也是让防御者无比头疼的防线漏洞——

  在以往的历史进程中,河套的游牧部落就没少趁着冬季鹯阴渡口河面封冻之时,踏冰而来。

  万幸,大河与屈吴山脉并不是无缝相连的。

  山与水之间,还夹着一片西宽东窄、唤作“旱平川”的山前小台地。

  这也给鹯阴塞的防线守备,多了一个亡羊补牢机会:在冬季大河河面冰封之时,可以别遣兵马在旱平川狭窄的东侧,落下营寨遏制敌军顺利通行渡口。

  逆魏守备河西四郡的将军魏平,如今就将营寨坐落在旱平川东侧。

  虽然如今已经是夏四月,河水冰层早就化了,不存在汉军踏冰渡河的隐患。但魏平不想将所有兵马都挤入鹯阴塞中,以免破坏了原先分工明确的守备。

  另外,他也想适当给予汉军一些压力。

  比如此地拦截他的汉军,就不敢回师去围攻祖历城池。

  权当是牵制,让祖历晚些易手也好。

  毕竟汉军从陇右出兵万余人前来祖历的军情,他麾下斥候也证实无误了。

  牵制了四千汉军再此地,面对六七千汉军围困,尹奉以四千将士守城,应能守得住吧?

  就算是被攻陷,时间也没那么快。

  带着如此心思的魏平,在勒令各部将率不可轻启战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