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章 无前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了戍围之外,任凭汉军杀戮或收降。

  这种结果,几乎与孟达失去白马塞的影响无异。

  戍围内的士卒,见素日里插科打诨的袍泽,被自家太守所抛弃,人人皆心有戚戚焉。

  士气,不可避免陷入低迷。

  决绝效死而战之心,亦于悄然间崩解。

  对此,申仪心中更加无奈。

  他的选择,于战场之上乃明智之极。

  毕竟,若不关闭戍围,汉军便驱着己方溃兵冲入戍围内,一鼓作气夺下!

  两权相害,取其轻也!

  有何不妥之处?

  然,军中士卒多鄙夫,让他无法辩解。

  己方士气低迷,而汉军来袭将士颇多,恐难以抵御的申仪,只得遣人前去请司马懿来援。

  一来,待司马懿遣军至,戍围内士卒必然士气回升。

  另一,则是这些兵卒,乃他的立身之本,若是战损得多了,哪怕曹魏放任他独领东三郡,他都有心无力。

  至于司马懿,会不会遣军来,到不需要质疑。

  若是他被灭在此,汉军长驱而至上庸,孟达部见援军到,司马懿想攻破那就难了。

  只是魏延接下来的调度,却让他的算计,再度落空。

  收降了戍围外的魏兴郡士卒后,魏延并没有当即强攻洵口戍围。

  而是让兵卒,将原先申仪用来修筑防御工事的石木,尽数堆砌在戍围出口前一里,随即便移兵继续往魏兴郡进发了约莫三里,落下营寨,埋锅造饭。

  将洵口戍围与魏兴郡隔开了。

  意图也很明显,围点打援!

  亦让申仪陷入两难中。

  届时,司马懿遣兵来援,汉军与之战的时候,他要不要率兵出戍围两面夹击?

  若出战,士卒必损不说。

  弃了地利而战,他恐汉军乃是在欲擒故纵。

  比如倚仗着山道狭隘,以千余精锐,抵御住司马懿遣来的援军,其余兵力则豕突自己的士卒,顺势夺戍围!

  但若不出战,哪怕汉军被逼退了,他都无法与司马懿交代。

  东三郡被归入荆州所统领后,督荆、豫二州军事的司马懿,完全可以“畏战”的理由,断定他不堪充当抵御巴蜀前线的魏兴太守。

  然后,上表朝廷,如他兄长申耽一样,将他调任别职,拔掉申家在东三郡的根基。

  让他想独占东三郡的野望,彻底落空。

  唉

  如之奈何。

  申仪目睹着,远处汉军营内的袅袅炊烟,心中无比惆怅。

  而在汉军营地内,郑璞驻足在一高耸山石上,心中同样有缕缕忧思诞生。

  他不知道,关兴率领着句扶、王平两部兵马,如今是否探知了此地的战事?是否已做好了,夹击曹魏援军的准备?

  因此番出兵,最重要的便是时间。

  今日白昼,魏延能将申仪一举逼入戍围内,除了他麾下军士皆愿效死外,最大的因数乃是骤然来袭,让对方的猝不及防。

  而汉军付出的代价,乃是人仅携三日之粮。

  此地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