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6章 骑虎难下_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至于白方最终也才装备了145门。

  为了伺候这145门昂贵的宝贝,部署在边界的山地部队同时列装了15架支奴干运输机,用于调运这些榴弹炮。

  与此同时,白方还拥有10年前风光无限的苏-30MKI重型战机,针对红方近年来航空科技的大幅跃升,又不惜血本斥资以接近2.5亿美元的价格从高卢引进了阵风战斗机,以图形成空中优势。

  其实为了对付红方,白方简直是煞费苦心大撒币,除了阵风外,还财大气粗以接近1.5亿美元一架的价格,引进了世界上综合性能最好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28架,用于支援坦克作战。

  从纸面数据看来,白方的进攻能力和装备水平堪称吓人,蓝星上先进的装备他们都能买到,如果硬要说有啥短板,那么唯一的劣势恐怕就是高原地区很难行动的T-72和T-90坦克了。

  由于设计本身的问题,在这种高海拔下,这两型重装坦克只有喘气的命,而很难展开机动作战,稍微机动几下估计就要趴窝,这也是白方不愿意在同朗动手的原因之一。

  红方虽然没有专属的山地师,但其按地域划分战区,也是按照地域特点进行专项装备,比如蓝星首款真正意义上的高原坦克15式轻坦,还有可以在高高寒山地灵活机动部署09式122毫米车载榴弹炮和PCL-181型155毫米车载加榴炮。

  这两型轮式卡车炮比白方直升机调运的M777榴弹炮更为灵活机动,打完就跑,生存概率更高。

  在坦克支援方面,红方拥有自研的中型武装直升机,武直-10的综合性能虽然不及白方的阿帕奇,其是蓝星首个装备直升机专用空空导弹TY-90的武装直升机。

  白方的长弓阿帕奇性能虽强,主要任务还是执行对地作战,其对空作战用的是尖横式毒刺导弹,明显在直升机对战中处于不利之地。

  空军方面,红方拥有自研的中型三代半战机,歼10C和重型战机和歼16,双方高原作战力量可谓旗鼓相当,但白方仗着自己兵力上的优势,还有红方目前在东线已经和蓝黄两方打得不可开交,并且丧失了北斗系统支援,无法发挥其火箭军的威力,所以,白方自认为目前自己比红方更胜一筹,决定先发制人。

  白方经过数10年的长期准备,在延绵数百里的边境地区苦心经营了50多个军用机场,其中包括为数众多的距离边境仅数公里的前进机场和两个去边境200公里不到的大型机场,配备各类战机的辅助设施,是主要空战的发起地点。

  而红方这一方面的兵力显然不足,兵力和战机数量远不及白方,其最靠近前线的两个机场也仅仅距离突地点有数百公里,并且还是军民两用的机场,这在应急出动和航程上吃了亏。

  就在白方宣战次日凌晨4点,白方空军从前线机场起飞了2架阵风战斗机和4架苏30MKI,根据作战计划,这些飞机的任务是选择红方没有防空导弹覆盖的区域穿越了边界线,分别袭击红方卡拉地区前沿的几座军用雷达站。

  因为目前红方的侦察能力和导航能力受到了严重打击,最让白方忌惮的是红方的雷达。

  只要用突袭的战术迅雷不及掩耳干掉红方前沿的雷达阵地,那么在红方没有完全修复之前发动地面进攻,辅以空中打击,那时候没有雷达支持的红方直接就是个被戳瞎眼的瞎子,任由宰割。

  按照计划预估,能在三天内至少拿下200平方公里的地区,不管后续情况如何,至少能咬下一口肉。

  白方历来都是战略野心很大,战术上却谨小慎微,他们知道红方不好惹,但又忍不住想要占便宜。

  基于这种矛盾的心态,白方战术安排往往显得没有远见并且短时。

  在他们组织在东北段准备发动进攻的时候,白方指挥层不知道的是,在西北段的红方部队已经进入了铁方,并且已经联合铁方在铁白交界的边境上集结。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白方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东北段准备动作的时候,背后一把寒光闪闪的尖刀已经慢慢靠近了脖子。

  求月票!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