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29章 SJ21计划_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29章SJ-21计划

  站在巨大的电子屏幕前,李正此时的重点暂时放在了西面。

  他万万没想到,对抗系统会给出这么复杂的态势。

  虽然在红蓝对抗之前对一切最复杂的状况都做出了预测和推演,但白方加入,还是让他感到了压力。

  这一场仗不好打。

  同时应付两线,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只要自己错一步,整个局面就会崩塌。

  面对即将来自蓝方的打击,在短时间内,红方的反击力度是相对虚弱的。

  至少要熬过36小时。

  DN-3已经开始陆续发射,但摧毁对方的GPS系统卫星和间谍卫星需要时间。

  要让对方的GPS失效,回到同一水平线上继续掰手腕,至少需要24-36小时。

  其实,丧失了北斗系统仅仅是战斗力下降的其中一部分,蓝方和黄方还对红方的高分卫星也动了手。

  被击毁的卫星里面还包含了不少侦察卫星。

  这种卫星双方都有很多,哪怕非军事专用的也有部分民用卫星也能暂时替代这个角色。

  只是这种替代毕竟不如北斗加侦察卫星这个组合更为好用。

  失去了北斗卫星,也并不是说红方就完全丧失了导弹攻击能力,因为导弹的精确制导并非只依靠导航定位,也有惯性定位等等模式,只是精确度上会有所下降,并且在攻击移动目标的时候比较吃亏。

  在所有的现役导弹里基本都装有惯性导航装置,这是最稳定又最不容易被干扰的一种导航装置,尤其是在战略级别的导弹上,一定会有这种东西,因为对于战略级别的导弹来说,误差几百米甚至上千米问题不大,反正一颗下去都是平掉一片。

  要弄明白卫星导航对导弹攻击精度的影响,就必须明白现代导弹攻击的制导手段。

  就拿最常见的巡航导弹来说,其制导方式一般包括飞行初段为惯性导航,飞行中段为惯性导航+地形匹配+卫星导航,飞行末段改为平台惯导+景象匹配导航。例如蓝方的“战斧”对陆攻击巡航导弹最型改型的制导方式为惯性导航系统+地形匹配+数字景像匹配Ⅳ+全球定位系统+精确地形辅助导航(米级),射程达2500公里时,圆概率误差只有10米。

  如果去掉了其中的全球定位系统(GPS),误差就不会是十米,或许是几十米,甚至百米。

  这就是卫星的影响。

  至于失去侦察卫星,那就是失去了随时监控战场动向、发现敌人和进行战术攻击后现场评估的能力,这也影响指挥层的战术决策和反应能力。

  目前,红蓝黄三方已经进入了相互不断摧毁的能力。

  毕竟三方在外太空的卫星还是很多的,一时半会还打不完,哪怕是黄方和蓝方使用的标准系列导弹,它也有库存数量的,并且标准系列导弹只能攻击低

  请收藏:https://m.bi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